2014-05-16 00:59:3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政府部門數據對外開放,企業系統分析大數據進行投資經營,上海先行一步。
昨日 (5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上海市自今年起推動各級政府部門將數據對外開放,并鼓勵社會對其進行加工和運用。
根據上海市經信委印發的《2014年度上海市政府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工作計劃》,目前已確定190項數據內容作為2014年重點開放領域,涵蓋28個市級部門,涉及公共安全、公共服務、交通服務、教育科技、產業發展、金融服務、能源環境、健康衛生、文化娛樂等11個領域。其中市場監管類數據和交通數據資源的開放將成為重點,這些與市民息息相關的信息查詢屆時將完全開放。這意味著企業運用大數據在上海 “掘金”的時代來臨,企業投資和上海民生相關的產業如交通運輸、餐飲等,可以不再“盲人摸象”。
今后每年發布年度開放清單
據上海市經信委主任李耀新介紹,將全面開放地理位置類數據資源,市場監管類數據也將成為開放重點,如各類許可信息、監督檢查信息。此外,還將重點推進交通數據資源開放。
對此,易貿資訊宏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泓分析認為,“從開放的大數據中,可以發現側重于監管和交通運輸方面,居民以后對于城市建設的合理性能夠提出更多基于數據作為依據的參考意見,從而提升政府建設城市的效率。”
據上海市經信委方面公布的計劃,上海將參照圖書資源的管理模式,力爭通過3年時間,完成各政府部門的信息系統所承載的信息資源分類、目錄編制和注冊工作,實現全市政府數據資源目錄的集中存儲和統一管理,基本摸清政府數據資源“家底”,從而解決數據資源“有哪些、在哪里、誰負責”等關鍵問題。今后每年,上海都會發布年度開放清單,力爭用3到5年,最終形成數據開放的“負面清單”——只要不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基本全部開放。
助推產業升級經濟轉型
上海市副市長周波表示,數據資源作為生產要素、無形資產、社會財富,與能源、材料具有同等重要作用。政府作為最大的公共數據擁有者,除了自身要充分利用、共享數據資源外,有責任和義務通過數據資源開放,促進行政透明度建設,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水平,推動整個社會對政府數據進行社會化增值開發服務,助推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馬泓分析指出,工信部對大數據產業的擴張給予支持態度,單就信息產業的建設而言,這兩年的發展是比較快的。就電商來看,共享數據可以幫助很多小企業更迅速地了解具備商業價值成長空間的領域。
發展高端信息服務業是上海開放政府數據資源的初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作為全國首個政府數據服務網站,“上海市政府數據服務網(Datashanghai.gov.cn)”作為外界獲取數據的統一入口,自2012年起對外試用。經過1年多的試點,目前,上海市政府數據服務網已經具備了數據查詢、瀏覽、下載等功能,可以基本滿足政府數據資源開放工作的需求,該網的累計訪問量達到了35萬人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