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9 00:52: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皇甫嘉
每經記者 皇甫嘉
今日,深圳惠程(002168,收盤價7.07元)公告宣布為了減輕上市公司的負擔,決議將長春高琦33.63%股權,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前董事長呂曉義,但五年內可根據長春高琦的經營情況隨時回購。
值得注意的是,長春高琦主營聚酰亞胺纖維產業化項目開發,自2010年通過定增募資投產以來遲遲未見效益,2013年虧損接近900萬元。
五年內可回購
今日,深圳惠程宣布將長春高琦33.63%股權,轉讓給公司控股股東、前董事長呂曉義。
據悉,根據協議,此次轉讓價格為每股4.90元,轉讓總價為1.61億元。同時雙方約定,五年內如果長春高琦經營情況出現好轉,公司有權選擇是否回購上述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呂曉義持有深圳惠程1.45億股,占總股本的19.11%,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并于2013年1月前在公司擔任董事長、董事職務。
資料顯示,轉讓前,深圳惠程為長春高琦的控股股東,持有后者84.63%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仍持有長春高琦51%的股權,仍為第一大股東。長春高琦經營范圍為聚酰亞胺纖維材料及制品、高分子材料、無石棉摩擦材料、特種工程塑料制品加工及技術咨詢、技術開發。截至去年年底,長春高琦的凈資產為4.7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911.81萬元,但凈利潤虧損達876.29萬元。
募投項目未達預期
資料顯示,深圳惠程于2010年通過定向增發開始了 “聚酰亞胺纖維產業化”的研發。聚酰亞胺是一種特種工程材料,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微電子、納米、液晶、分離膜、激光等領域。近來,各國都在將聚酰亞胺的研究、開發及利用列入21世紀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
當時,深圳惠程表示項目達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7.4億元、年凈利潤1.28億元,對于公司在新材料這一領域的涉水,從賣方機構的態度來看十分推崇,齊魯證券、天相投顧等紛紛給予“推薦”評級為其背書,公司二級市場股價也水漲船高,半年內漲幅超過50%以上。
但據深圳惠程去年年報透露,上述項目并未達到預期收益,主要原因系 “該項目剛剛進入市場推廣階段,尚未進行大規模銷售,同時公司尚未進行大批量生產以及銷售,折舊攤銷占單位成本的比重較大而致使單位成本較高”。
為了減輕上市公司負擔,改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深圳惠程董事會最終決定減少在長春高琦的股權比例。但公司同時堅稱這并不代表公司放棄或者不看好聚酰亞胺業務。
深圳惠程在公告中表示,實際上公司對聚酰亞胺產品和長春高琦一直充滿信心和期待,公司正在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盡快改善長春高琦的經營情況,對公司繼續發展以聚酰亞胺為代表的新材料業務和以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鋰電池隔膜為代表的新能源業務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