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公募首募規模驟降 前四月新基金發行縮水近六成

上海證券報 2014-05-08 13:36:11

不再單純拼首發

在首募規模降溫的背后,是基金公司產品策略的分化。

“去年我們發行了15只產品,今年計劃發行8只。”在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看來,目前不少大公司的產品線布局已經初步完成,放慢發行新基金節奏也在情理之中。

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今年多數大基金公司計劃發行新基金產品的數量均低于去年水平。

“大公司在完成產品布局之后,將會轉變策略,對老基金進行深度開發和營銷。這也符合國際上基金業的發展趨勢。”上述基金公司負責人表示。

而對于尚處于布局期的中小、次新基金公司來說,首募效率低下、首發成本高企是其考慮“緩一緩”的重要因素。

“現在發新基金,公司耗費大量資源卻收效寥寥。”某家還未發過公募產品的次新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坦言:“小公司沒渠道沒品牌沒資金,股市行情不起來,公募根本發不動。”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不少公司已將業務重點投入非公領域。根據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今年一季末,基金公司管理的非公募資產(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和專戶)規模為12657.83億元,比去年底增加465.44億元,增幅為3.8%,而2013年非公募資產規模增加4628.87億元,增幅為61%;而證監會數據顯示,至今年3月底,共有67家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子公司,其中60家子公司開展了專項資管業務,管理賬戶4186個,管理資產1.38萬億元。

“過于注重新基金發行的發展模式在目前市況中遇到瓶頸,”分析人士表示:“因此,一些產品線布局成熟的大公司將重點轉移至持續營銷,而部分次新公司則更關注非公業務的發展。”

引導基金公司“先公后私”

另一方面,分析人士也指出,隨著其他各類資管機構陸續涉足公募業務、監管政策引導基金公司“先公后私”,新基金的擴容勢頭或不會就此持續萎縮。

一方面,新基金法放寬了行業準入,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等三類機構,將可直接申報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資料顯示,東方證券資管公司于去年8月率先獲得開展公募業務資格,旗下首只公募產品東方紅新動力已于今年1月末募集成立。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家券商、保險資管以及私募基金都蓄勢待發,準備發行公募產品。公募管理人的多元化,將會帶來部分增量。

另一方面,證監會4月末表示,對于基金公司成立不滿一年或者其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低于50億元的,將暫緩審核其設立子公司的申請。

“一些新公司成立之初心思就不在公募上,監管層的新規定,一方面是提醒防范子公司業務風險,一方面是希望行業兼顧公募的平衡發展。”分析人士表示。

在其看來,新規施行后部分公司“輕公重私”的路徑或將調整,被引導至“先公后私”、至少是“公私并重”的模式上來。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自拍制服丝袜 | 午夜福利福利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