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4-29 21:44:11
伴隨著近期連續出現風險事件,P2P關于非法集資的話題也越來越引發關注。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伴隨著近期連續出現風險事件,P2P關于非法集資的話題也越來越引發關注。
繼之前銀監會方面劃分三類網絡借貸涉嫌非法集資之后,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又召集部分機構討論P2P網絡借貸行業非法集資風險問題。
4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了解到,會上主要就非法集資相關司法解釋、民間借貸相關法律規定、P2P網絡借貸業務與非法集資界限界定、不合格借款人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P2P網絡借貸平臺合理業務模式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主要對P2P非法集資界限進行了界定,重申銀監會為P2P監管主體等問題。”一位P2P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此外,會上還有多家機構人士還積極呼吁盡快建立規范的第三方資金托管方案。
監管層高度關注非法集資
不久前,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指出,P2P網站借貸發展迅猛,新開設網站數量和貸款規模迅速飆升,已屢現兌付危機、倒閉、卷款跑路,有的已涉嫌非法集資。同時,據《南方日報》記者報道稱,深圳去年下半年以來,P2P網貸進入風險事件頻發期,深圳警方確定現已關閉至少8家P2P網貸公司,非法集資吸金更是高達8億。
4月29日下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召開P2P網絡借貸業務與非法集資風險防范內部交流會,參會人士主要有銀監會相關領導及一些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的成員。
“除了討論非法集資相關問題之外,主要還重申了幾點,首先,未來確定是由銀監會負責和主導關于P2P行業的監管的具體政策和措施;其次,銀監會領導表態對P2P行業持支持、鼓勵的態度,大的方向是沒有變化;最后,監管層希望能夠更深入了解企業的情況,根據實際需要來制定相應的政策,強調‘管活’。”上述P2P機構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劉張君此前曾明確指出,網絡借貸涉嫌非法集資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做資金池;二是貸款平臺根本沒有盡到借款人身份核實的義務,默許其在平臺上發行虛假消息,向投資者募集資金。三是平臺本身發布虛假消息,利用資金錯配,玩起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在募集到大量資金之后,或用于自身生產,或直接卷款潛逃。P2P網絡借貸平臺作為一種新興金融業態,在鼓勵其創新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合理設定業務邊界,主要包括四條紅線,即要明確平臺的中介性質;要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將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分析稱,P2P平臺出現非法集資主要是由于從業者希望快速擴大規模,將平臺門檻設得非常低,同時以誘人的條件吸引客戶進入,這樣就很容易造成非法集資。去年可以說是P2P案發率最高的一年,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有5000多起非法集資。他認為,目前市場上大多數P2P平臺都踩了紅線,最近會議密集討論非法集資問題,可以說是政策調整的信號,行業迎來適度監管的時機。當然,合規平臺將迎來更好的環境,也更有利于行業的發展。
拍拍貸副總裁陳平平則指出,其實最近關于非法集資會議密集召開,并不是專門針對P2P行業。只是因為P2P行業集中了創新和監管不明朗的情況,所以P2P非法集資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偟膩碇v,監管層還是比較認可規范企業的發展,更多地還是針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的、打著P2P名義去騙錢的行為。
呼吁出臺第三方資金監管方案
此前,央行九部委聯席會議在談到P2P公司的風險時,曾建議P2P公司建立第三方資金托管機制,即引入第三方平臺進行資金托管,P2P公司自身不直接經手歸集客戶資金,回歸中介本質。
事實上,一直以來,資金托管資金的安全托管始終困擾著P2P行業的發展。
“會上可以說給P2P行業吃了顆定心丸,因為監管層在積極推動商業銀行對P2P機構進行資金托管,同時,機構也積極呼吁出臺資金監管方案。雖說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托管平臺對行業發展有一定的利好,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監管。行業期待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為P2P業務提供高效、務實的托管服務,建立和制定具有監管意義的資金托管方案。”一家北方的P2P機構運營總監指出。
陳平平指出,P2P行業是和金融沾邊的,資金的安全是行業的生命線,管住賬戶安全,也就杜絕了逃貸現象的發生,能夠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給用戶提供安全的保證,有助于行業市場秩序的發展。
她還進一步指出,這樣也變相提高了P2P行業的門檻,好的企業自然會有相關商業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愿意做托管,而不好的機構可能無法達成托管。如果有行之有效的托管機制出現,會非常明顯地讓廣大用戶來以此作為標準來區分平臺的優劣?,F行的托管機制還不能實現監管層希望達到的標準,目前都在討論資金監管方案,不少商業銀行也表示愿意為P2P行業定制相關的資金托管方案,只是還需要時間。
王思聰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真正有銀行做資金監管,P2P行業跑路和非法集資的現象會明顯減少,對借款人有保護作用,對整個行業來說也提高了門檻,是否有銀行托管將成為評價標準之一。
據了解,目前,已有部分銀行漸漸涉足P2P資金托管業務。如今年1月,招行上海分行與人人貸簽署風險備用金托管協議;3月,交行深圳分行與投哪網簽訂資金監管協議;4月,平安銀行與紅嶺創投簽訂全面金融服務協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