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優先股試點鎖定藍籌銀行保險啖頭湯?

2014-03-24 01:13:54

每經記者 皇甫嘉

在千呼萬喚中,上周五證監會正式發布了 《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據證監會發言人介紹,三類上市公司可發行優先股,其中“上證50指數”成分股鎖定了首批試點的范圍。

申銀萬國分析師指出,由于優先股發行成本顯著高于債權融資工具,因此只有在發行人具有特殊利益訴求的情況下才可能發行優先股。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進行了梳理,銀行、保險、地產板塊中多家公司入選,未來首批優先股試點或將從它們中誕生。對于這三個行業板塊,優先股試點無疑會給行業帶來一定的利好,短期內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可能會得到提振。

優先股試點鎖定大藍籌

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介紹,目前有三類上市公司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首先是普通股為“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然后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作為支付手段收購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的企業;最后是 “以減少注冊資本為目的回購普通股的”的上市公司,可以公開發行優先股作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購方案實施完畢后,可公開發行不超過回購減資總額的優先股。

由于首批優先股試點鎖定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其中50家公司多為A股的大藍籌如銀行、地產等企業,因此上周五大盤在銀行、地產等權重股的帶領下才展開了報復性反彈,浦發銀行漲停、保利地產大漲近7%、中國平安上漲近4%。

申萬分析師指出,由于優先股發行成本顯著高于債權融資工具,因此只有在發行人具有特殊利益訴求的情況下才可能發行優先股。這主要包括補充資本金需要(如銀行)、債務達到上限或債務融資受到其他方面限制 (如行業限制或難以發出債券融資工具),股價低迷或者說跌破凈價這三種情況。“由于優先股發行成本高,因此還需要發行人具備較高的凈資產收益率。”

記者注意到,截至去年10月,美國金融類企業優先股占優先股市值的比例為85%左右。其中發行優先股前五大的公司為房利美、房地美、富國銀行、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所占優先股的市場份額合計達67%。該分析師認為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類企業也有比較強的訴求。美國市場的發展經驗表明,金融、通信、公用事業、消費品等行業選擇發行優先股的企業較多。

記者在多方了解后得知,接下來銀行、保險、地產、公用事業四大行業最有可能誕生首家發行優先股的上市企業。

銀行為修復資本充足率

齊魯證券、申銀萬國分析師均認為,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主要是為了補充一級資本。銀行和企業發行優先股的意圖應該區別對待,前者主要還是為了修復資本充足率。

我國近年起實施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將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劃分為三類——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只包含普通股,二級資本通過發行次級債的方式補給,而其他一級資本,按國際慣例多用優先股、永續債的方式獲得。

據記者了解,《巴塞爾協議》將銀行資本劃分為核心一級資本、其他一級資本以及二級資本等三類,并將監管的重點放在核心一級資本上。以系統重要性銀行為例,11.5%的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

根據銀監會在2013年下發的關于實施《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過渡期安排相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到,要求到2018年銀行業達到一級資本充足率9.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5%。

以目前已公布年報的浦發銀行為例,截至2013年末公司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8.58%,一級資本充足率距離監管要求依然有接近1%的缺口。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中報有多家銀行業上市公司的資本充足率均達不到監管的要求,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達不到9.5%的公司有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

此外,申銀萬國分析指出發行優先股對銀行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現在優先股的發行條款非常有利于銀行,預計優先股發行股息率在6%~7%之間;在上述條件下,銀行發行優先股積極性很高,試點期間預計銀行優先股發行規模可達幾百億甚至更高;有利于提升銀行ROE,但程度有限。

保險公司可擺脫融資困境

記者了解到,保險行業的負債特征也決定其可能誕生首批試點優先股的企業。日前,國泰君安保險分析師趙湘懷表示,優先股試點推出一方面可以解決目前保險公司融資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助推保險投資收益繼續提升,對保險行業是實質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保險業一直存在著資金短缺的窘境,目前保險公司外在融資模式主要包括資本注入、發行股票、發行次級債三種方式。在IPO停發后,保險公司上市融資受堵,增發審批時間長,而股東注資則受制于股東資本實力,次級債雖有空間,但各家公司差異較大。

趙湘懷認為,從自身的再生能力來看,雖然2013年的盈利有所改善,但過去經驗表明,保險公司內生增長不能覆蓋負債的增長,因而內生動力也不足以支撐資本需求。在內外部融資渠道受限的情況,若優先股試點推出,則可為保險公司擺脫目前的融資困境提供有效手段。

平安證券分析師也認為保險公司的負債特征,適合發行優先股。壽險保單負債一個顯著特征是在簽發保單后幾年,負債增長較快,同時對資本的消耗比較大,之后保單準備金進入穩定增長期,到保單后期,隨著生存率下降保險準備金呈現釋放過程,從而釋放對準備金的需求。

因此如果保險公司在保費高速增長期間對資本需求增加,而二級市場股票價格不適合增發的時候,可以發行具有贖回權的優先股,緩解資本緊張的局面,而當保單合同到期,由于保單結束不僅釋放準備金,而且兌現隱含的利潤,從而保險公司有相對充裕的資本贖回發行的優先股。從這個意義講,保險公司負債分布特征決定了優先股是一種不錯的融資模式。

地產公司可降低融資成本

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受制于融資的政策、成本等多重因素影響,優先股政策獲批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在房地產遭遇調控的背景之下,房地產行業整體資金面難言樂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申銀萬國房地產板塊整體法下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6%。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發行優先股對于房地產公司而言,只需要支付相應的股息,并沒有償還本金的壓力,是比債券和銀行貸款更好的融資工具。”

記者注意到,上周五在優先股試點政策出臺的預期下,多家房地產公司股票漲停,而作為上證50指數僅有的兩只入選標的,金地集團和保利地產是否會首先加入發行優先股的大軍無疑令人關注。

資料顯示,今年2月底保利地產股價最低至6.53元,險些跌破了每股6.39元的凈資產,較低的市凈率也已經呈現了一定的投資價值。從公司最新披露的2月銷售業績來看,單月新增了6塊土地儲備,成交金額達到了47.2億元,依然保持了較快的拿地速度,對于融資依然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截至去年三季度保利地產的資產負債率再度攀升至80%以上,而同期公司的財務費用達到了9.71億元為今年來最高水平,高企的資金成本影響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業內人士判斷,截至去年底保利地產的有息負債在800億~900億元的規模,據此估算平均融資成本在6.7%左右,如果公司按照目前凈資產的50%發行250億優先股,可以用優先股發行金額替代公司有息負債中的高利率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加快公司資本運轉速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在线免费小视频网站 |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