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3-12 20:00:30
據今日發改委網站最新的消息,3月12日的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2月26日調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根據相關規定,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據此,2014年以來,汽柴油價格形成“一漲二跌二不調”局面。
每經記者李卓 實習記者師燁東 發自北京
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第二次擱淺。
據今日發改委網站最新的消息,3月12日的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2月26日調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根據相關規定,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據此,2014年以來,汽柴油價格形成“一漲二跌二不調”局面。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分析師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將震蕩下行,而國內成品油市場短期內難以出現回暖,批發價格將呈持續下滑態勢。
國際市場價格大起大落
在本輪調價周期內,市場原本預期國內油價將迎來下調。不料烏克蘭與俄羅斯緊張局勢使得市場擔憂歐洲石油供給會受到影響,國際油價一度漲到今年最高水平。3月3日,紐約油價和布倫特油價雙雙創出年內新高,上漲超過2美元,分別收于每桶104.92美元和111.2美元。
隨著烏克蘭與俄羅斯局勢趨穩,加上中國2月出口大降引發市場對經濟的擔憂、市場預期美國原油庫存繼續攀升等原因,國際油價出現回落。至3月11日,紐約油價收于每桶100.03美元;布倫特油價收于每桶108.55美元。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蕓認為,除去上述原因外,冬季嚴寒天氣褪去,歐美能源需求面看淡,整體供大于求的局面對原油走勢也形成較大利空。外加近期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經濟數據不理想,短線來看,國際原油偏向下行。
國內批發價格持續下滑
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下行趨勢漸顯,國內市場上價格短期內也難以提振。由于工礦企業開工延后,當前國內各地對成品油需求相對疲軟,市場批發價格持續下滑,傳統意義的“小旺季”并未出現。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楊葉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依據以往的經驗看,進入3月份之后,一般工礦企業會逐漸復工,省外需求量增加帶動社會庫存消耗,使得山東地煉汽柴油整體需求有所回暖。
但就目前市場狀況來看,西北、東北工礦企業開工延后,且目前山東地煉再一次迎來嚴查稅票風波,而周邊多省均在嚴查范圍內,從而使得省外部分貿易商操作尤為謹慎,因此近期區內資源外流量明顯減少。另外成品油調價頻繁,業者多按需購進為主,故近期市場需求并未出現傳統意義小旺季。
中宇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3月6日,山東地煉常減壓裝置整體開工率為38.1%,環比增加1.3個百分點,供應面充裕,多數商家表示庫存壓力較大,油價仍有回落空間。尤其目前國內陰雨天氣增多,影響道路運輸及工礦開工,汽柴市場仍面臨供大于求的窘境。
而截止3月12日,中宇資訊監測的國內26個主要城市中石油、中石化的國四93#汽油批發均價為9286元/噸,較本輪計價期首個工作日均價跌91元/噸;國三0#柴油批發均價為7976元/噸,較本輪計價期首個工作日均價跌80元/噸。汽柴油批發均價較零售到位均價分別有878和495元/噸的差價。
上述分析師表示,本輪調價落空,利空因素仍在影響商家心態。在市場無利好指引下,國內成品油市場短期內難以出現回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