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0 01:11: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3月6日,證監會舉行了證監會系統“兩會”代表委員媒體見面會,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主任歐陽澤華和全國人大代表、機構部巡視員歐陽昌瓊到會與媒體交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21世紀網的報道,兩位監管層人士提到了多項改革舉措,且涉及到了時下深受市場關注的優先股推出和互聯網金融熱現象,他們的觀點被認為與市場化改革的大趨勢相呼應。
建議1:提升信披重要性
歐陽澤華在見面會上表示,他在這次全國人大會議上,對修改《證券法》提出的建議,首先涉及證券界定問題,因為目前尚無一個權威的說法來定義證券的范圍;其次就是有關加強信息披露的問題。
他表示,涉及信息披露的內容在老的《證券法》里面是一節,修改后應該把它作為一個重要安排,升格為獨立的一章,提升重要性。
建議2:債券市場統一執法
除對《證券法》修改的推進,歐陽澤華第二個建議便是債券市場的統一執法。
他表示,債券市場目前是分割的市場,發行主體監管方既有證監會,還有人民銀行和發改委,是多主體監管架構。不過在2012年上述三個主體已召開了部級聯席會議,就如何推進債券市場的統一執法監管形成了共識。
建議3:制訂《投資者保護法》
歐陽澤華的第三個建議便是需要形成《投資者保護法》,稱“這是《證券法》往下推進的基本含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3年12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 《關于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被稱為新“國九條”。當時證監會發言人表示,《意見》的發布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建議4:修改規定以推出優先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歐陽澤華還專門提到了提高并購重組事宜。他表示,有關并購重組改革的思路,第一,要繼續以公開化、透明度為導向,提高并購重組的審批效率;第二,在增加豐富并購資本工具方面,證監會和相關部門研究,要在優先股方面“今年做一個突破”。而這都需要修改現有辦法,履行相應程序。
建議5:制訂互聯網金融法規
最后,歐陽昌瓊也提到了時下風行的互聯網金融話題。
不過他明確表示,現階段,互聯網企業直接向證監會申請開展證券業務目前還不行。
同時,歐陽昌瓊表示,用現有的證券法律法規去規管互聯網金融可能不一定合適,甚至找不到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因此應該要有特別的安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