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4 01:19:24
滬指上周出現三連陽之后,昨日(3月3日)繼續維持震蕩上行,收盤時上漲18.93點,以2075.23點報收,滬市成交額溫和放大至1049.8億元?,F在看來,前期的一波快速殺跌暫告一段落,市場短期企穩跡象較明顯。
回顧昨日盤面,一方面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5.38元)繼續扮演“定海神針”角色。雖然收盤時漲幅不大,但中石化的強勢表現顯示出國企改革這一重要預期已在市場中形成了較大影響,凡是具備這一預期的個股,近期都表現不錯,且對指數貢獻比較大。
大盤要想擺脫弱勢,也需要有領漲板塊出現,盡管銀行、地產股短期可能難以持續走強,但國企改革的強烈預期,后市可能會成為不斷刺激大盤股表現的重要因素。此外,不排除管理層可能還會以一些新的舉措來刺激大盤走好。比如,近期藍籌股率先實施T+0的呼聲又開始出現。昨天有新聞報道稱,全國政協委員、上交所理事長桂敏杰表示,T+0交易制度的推行主要面臨市場的認知障礙,市場也確實有些擔憂,在“兩會”期間,會就大家關注的T+0制度作出集中答復。桂敏杰還表示,T+0的推出并沒有障礙,他個人認為,如果真的要實施T+0,確實有可能會以藍籌股作為試點。
盡管大盤現在看起來有了企穩跡象,但從外部因素來看,并不太樂觀。尤其是歐洲市場,由于烏克蘭局勢的緊張,歐洲股市的震蕩加劇。一旦歐洲股市走壞,再牽連到亞太市場,那么A股會不會受影響就很難說了。畢竟A股已經給大家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海外市場漲,A股未必漲;海外市場跌,A股跟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對于后市的判斷,我還是只能預計短期大跌可能性不大,可能在未來震蕩數日之后再進行方向性選擇。但從大盤指數的中長期趨勢來看,我的判斷依舊偏空。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