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 01:46:58
俗話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
近段時間,A股指數靠指標股強拉而推升,但最終還是免不了反復折騰。昨日 (2月20日)早盤,滬指在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5.17元)漲停帶領下一度大漲約35點,最高觸及2177.98點,但隨后震蕩回落,收盤時反而下跌3.77點,以2138.78點報收,2140點再度失守。
當然,指標股拉升,并不是毫無道理的蠻干。比如石化股就是帶著強烈的國企改革預期而出現的交易性機會。與之類似,格力電器(000651,收盤價30.95元)昨日宣布,珠海國資改革啟動,珠海市國資委擬將所持不超過49%的格力集團股權轉讓。
上述消息讓市場普遍認為,國企改革帶來的市場機會在未來有可能成為一種趨勢。所以,對于大盤指數,我個人認為可能還將震蕩上行,但其中蘊含的各種經濟層面復雜風險,還是應時刻牢記。
不過,即便國企改革概念股吃香,我認為大盤股機會依然不如中小盤股。在大環境并不太好的背景下,新資金涌入的對象或仍將是中小盤股。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個現象:雖然昨天中小板指同樣下調,且調整幅度比主板更大,但我認為未來市場的主要機會依然在中小板。觀察近期中小板指可發現,2014年以來,中小盤指連續放量跡象非常明顯,說明新資金正在持續流入。而從對比觀察中可看出,過去一年多以來,市場焦點主要在創業板上,因此中小板股票當前股價普遍不算高,指數所處的位置也不算高。因此,我認為雖然中小板和創業板都涵蓋到小盤股,但對兩個市場還是要分開來看,相信未來的中小板市場,風險遠小于創業板,機會則可能比主板和創業板都要大。
盡管經過一段時間上漲后,近期中小板同樣面臨洗盤的可能,但資金不會因為洗盤就徹底離場。因此,洗盤之后,我個人認為中小板依然具備再創新高的可能。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