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保監會按大類資產監管保險資金運用比例 險資投資股票空間升至30%

上海證券報 2014-02-20 08:35:34

⊙記者盧曉平○編輯楓林

昨日,保監會以新聞通氣會的方式,正式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按通知,股票等權益類投資比例上限升至30%。

這也是繼開放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啟動存量高利率保單投資藍籌股政策后,保監會再次加碼市場化改革。

近8萬億保險資金投向和比例,終于可以在一部規定中找到全部答案。《通知》根據資產風險收益特征,將保險資金各種運用形式整合為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和其他金融資產等五個大類資產。不同大類劃定的投資比例不同,其中,投資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其他金融資產、境外投資的賬面余額占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監管比例分別不高于30%、30%、25%、15%。

而投資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無監管比例限制。投資單一上述資產的監管比例均不高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單一法人主體余額的監管比例不高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突破比例的,保監會責令限期改正。

截至去年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76873.41億元,較年初增長12.15%。其中:銀行存款22640.98億元,占比29.45%;債券33375.42億元,占比43.42%;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7864.82億元,占比10.23%;其他投資12992.19億元,占比16.9%。

最為各方關注的變化是權益類投資占比從25%升至30%。也就是說,險資投資股票的上限理論上可上升至30%。但實際上,此前權益類品種僅股票和股票型基金,這次包括混合型基金、私募股權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等都涵蓋在內。

“此次比例調整后險資投資自主性更大,各家可以更加靈活調配資產比例。”一位業界人士說,不過,投資風格一向謹慎的險資,目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占比連續三年保持在10%左右。除非有大的行情,險資不會輕易在二級市場全力加倉。

但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曾于謹一番言論,還是給了市場想象空間。他說,股票投資需要用長遠眼光看待,股票市場長期看好。同時,透明度較高市場的標的物,是保險資金投資的重要類別。

未來大類投資比例是否還有修改的空間?曾于謹回答是肯定的。他回應說:“把政策開放到既市場主體增強活力,又防范行業系統性風險的邊界上。這個邊界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毋庸置疑,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步伐一直呈現快速提升勢頭。來自會議的信息顯示,險資投資國債期貨可行性正在積極探索中,但政策出臺時間表尚無。

從簡政放權的行政改革角度看,這次《通知》的發布與實施基本做到“一個文件管比例”。一方面,大大簡化監管比例,實現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政策與國際監管慣例的初步接軌;另一方面,增強市場活力,提高監管效率,體現“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的監管思路及大力推進監管轉型的基本取向。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