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22:56: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2014年,股指表現或許依舊忐忑、復雜、糾結,如同天氣一般,難以捉摸。在即將過去的2013年里,主板“坑人”創業板“造富”雖令人回味無窮,但投資畢竟是一場持久戰,面對前景不明的2014年,投資者不妨借鑒2013年,輕指數,重個股,在新經濟、改革紅利背景下,結構行情仍將是A股市場的主旋律。
主板:捕捉低估值“大塊頭”
2014年的主板市場,要想股指有突出表現很難,因為在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A股難以重演2009年的瘋狂。不過在操作上,卻可以游刃有余,資本市場改革將催生多個主題投資,只要在正確的時間點踏入,找準“大塊頭”,便會有意外收獲。
在2014年開春,經過了2013年年底資金緊張、資金利率上漲后,已回籠資金在年初釋放以及信貸寬松,流動性將處于放松的階段。再加之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政策措施有望在“兩會”上一一出臺,出現“政策”+“流動性”雙輪驅動,使得主板市場可能會有不錯表現,因此,在這個階段,國企改革、優先股推出涉及的相關板塊成為資金首選標的。
而到了市場二三季度,由于流動性有收縮的可能性,經濟復蘇預期波動,以及美聯儲退出QE的關鍵時間窗口到來等因素,投資策略可以轉向防守為主,在白酒企業業績預期不佳的情況下,醫療設備、醫藥股可以成為避險工具,同時,對于傳統的有色、鋼鐵、煤炭等周期性行業,要盡量規避。
等到了2014年年末,料峭時期將過,隨著改革政策逐步推進,改革的“陣痛期”已然度過,市場可能實現底部構建完畢,從而進入小陽春時代,此時的A股市場估值洼地將成為資金的“掘金”主要路線,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當布局一些周期性行業股。
創業板:“火眼金睛”挖掘高成長
相比主板市場,2014年創業板市場總體來說風險大于機會,在2013年的“齊舞”后,估值高企將是一道壓制創業板行情的大山。可以預見的是,在2014年初期,IPO的重啟將使創業板市場正式步入估值回歸之路。
雖然每年的一季度,高送轉是永恒的題材,而往往股價暴漲的品種主要是小盤股,特別是創業板個股,但需要注意的是,IPO重啟,本身會造成創業板市場的資金分流,因此,對于2014年的高送轉行情,投資者需要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游資接力炒作的“刀下魂”。由于估值回歸是大概率事件,這期間,投資者盡量選擇一些低估值、高成長的個股,以醫藥股為主,同時還可以打新為主,畢竟在IPO重新開閘的初期,資金對打新、炒新的渴求是最高的。
4月份是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的時間關口,如何選擇創業板標的將在這個月出現清晰的脈絡。2013年雖然影視票房不錯,但華誼兄弟真正受到資金關注,其實也是在4月份其把票房成績真正反映到業績上時。
IPO新政以及不準在創業板借殼,那么4月份創業板股交出的業績“答卷”,將成為下階段投資者布局個股的參考關鍵。由于創業板殼價值為零,意味著2014年創業板市場必須講述高成長故事,因此,挖掘業績預期增長較快的個股,可以作為貫穿全年的創業板投資策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