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蘇培科:2014年經濟改革如何穩中求進

2013-12-12 01:17:50

蘇培科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正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確定2014年經濟工作總基調和工作重點,雖然結果尚未出來,但各種猜測和判斷早已呈現。從最近一系列高層會議透露出來的信息來看,2014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邏輯相對比較清晰,前段時間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2014年依然堅持“穩中求進”,而且改革將貫穿始終,雖然這幾年都是“穩中求進”,但每年賦予的內涵有所不同。那么2014年的 “穩中求進”究竟該怎么“穩”和怎么“進”?

市場力量的前進

2014年是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第一年,“調結構”、“穩增長”與“促改革”并行,“穩”是“穩中有為”,對此李克強總理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明確地對外回應將采取“有底限”的轉型,“調結構”要與“穩增長”相輔相成,要在經濟增長率和就業水平不滑出下限、物價上漲不超出上限的情況下 “穩中有為”,而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三者之間的關系,李克強總理也詳細闡述過:“穩增長可以為調結構創造有效空間和條件,調結構能夠為經濟發展增添后勁,兩者相輔相成;而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則可為穩增長和調結構注入新的動力。”這可能就是2014年中國經濟的平衡術。至于“穩中求進”中的“進”應該是市場力量前進,刺激經濟內生動力,鼓勵民間投資和消費增長,加快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在結構平衡中實現“穩中求進”。

顯然2014年不會再像以往那樣一味地強調經濟增長和強化唯GDP主義。從剛剛發出來的中組部考核地方官員新規可以看出,中央要糾正唯GDP傾向,以后選人用人將不能簡單以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論英雄,而要追求經濟增長的效率和質量,并要追究蠻干和浪費資源的官員責任,即使離任也要追究責任!未來把地方政府負債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強化任期內舉債情況的考核、審計和責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考核積極化解歷史遺留問題的情況,把是否存在 “新官不理舊賬”“吃子孫飯”等問題作為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重要內容。“政績考核”已經明確地告訴外界,新一屆政府將下大力氣化解地方債務風險,要清理舊賬,地方經濟發展將更趨理性和健康,調整考核指標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區域經濟發展會產生深刻影響,而且非常直接,否則很難改變陽奉陰違的狀態,2014年的“進”顯然不再是簡單的穩增長和政府投資驅動。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讓市場力量決定“進”的步伐和供需結構,減少行政力量推動和政府投資,劃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政府和市場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將會更加清楚。當然,要著重落實三中全會決定中的改革舉措,用改革謀發展,讓改革釋放紅利。

2014年最緊迫的任務應該是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讓其負責改革方案的頂層設計,對改革方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尤其在改革進入深水區之后,各方利益盤根錯雜,要讓他們放權讓利難度很大,必須要更高層面的推動和施壓。同時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要想讓實體經濟轉型成功,就必須疏通經濟血管,讓金融渠道順暢,有效發揮資源配置的功能。另外,要建立與時俱進的金融混業監管框架,防止金融混業發展而金融監管分業滯后。

宏觀調控不會松

對于2014年的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可能依然會堅持:“轉型升級、盤活存量、提高效率”,但對具體政策將會賦予新的含義。比如“積極的財政政策”在2014年依然執行,只是2014年將圍繞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展開,回歸公共財政的本質,預算要合理、公允和透明,改變大手大腳亂要錢的局面,稅收要合理,哪些該減哪些該增得明確,比如流轉稅要降、財產稅要增,另外對于財政支出的方向和比例應該調整,應該將公共財政用于民生領域和社會保障體系,把錢用在刀刃上,同時要強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則,發揮稅收作為國民財富分配的重要杠桿作用,體現財稅的公平、透明和合理使用;貨幣政策依然堅持“穩健”,“不松不緊”的狀態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但2014年的“穩健”將更加注重結構優化和資源的有效配置,伴隨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和利率市場化改革,信貸資源將會配置給真正需要錢的地方,化解金融壓抑產生的利率雙軌制矛盾,清理民間借貸亂象,通過金融改革促進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但要減少中國經濟對貨幣信貸的過度依賴,將空轉在金融機構和循環在實體經濟之外的資金引入實體經濟,減少貨幣因素誘發的通脹隱患和畸形的價格炒作。

如果我們繼續堅持“投資拉動、財政刺激、高速增長”的思路,既沒有空間,也沒有出路,只會加速中國經濟問題的惡化,現在只能忍痛調整結構,扭轉低效的投資驅動型經濟模式,盤活財政存量,堵上“跑冒滴漏”,用好閑置的財政資金,解決財政預算執行不到位的問題,改變“突擊花錢”的財政低效支出,將公共財力集中起來惠民生、搞環保、促消費、建設基礎設施、用于公共服務。否則,每年超過10萬億元的財政收入都會被充分地預算、花光,而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卻并未落實到位,激活財政存量資金迫在眉睫。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讓很多人誤以為2014年的宏觀調控將會放松,其實不太可能,尤其在改革決定落實的關鍵一年和市場基礎制度尚未健全,現在不可能放棄宏觀調控,尤其房地產調控依然會堅定不移,只是調控方式會發生變化。將會從以往限購限貸的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加大保障房供給、用房產稅增加房屋保有環節成本、通過不動產聯網登記制度摸底房屋分配和空置情況,讓房地產調控政策更加有的放矢,同時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新規會讓宏觀調控政策執行得更加有效,不會再像以往那樣陽奉陰違地“空調”。從新一屆政府領導人的決心和主張來看,改革和化解深層次矛盾的決心很大,他們不會再繼續玩“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游戲,對于困擾中國經濟的高房價和地方債務問題他們不會再選擇躲避,地方政府官員想躲也躲不掉,畢竟這些已經與他們的政績考核掛起了鉤。由此可見,2014年的中國經濟將在改革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和在平衡各類矛盾中“穩中求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偷偷做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