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12-11 11:30:11
“中國不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敝袊鴩抑飨暯缴蟼€月在北京會見21世紀理事會成員時的表態,簡潔清晰,斬釘截鐵。
——自信來自于道路選擇與制度保障。
慮天下者,常謀其所難。面對“中等收入陷阱”的國際難題,中國直面悲觀者的論斷,居安思危,積極應戰,走穩自己的路。
遍觀世界,無論是拉美的糾結,還是東南亞的掙扎,那些經濟大起大落或者長期停滯的中等收入國家往往呈現出諸多共性,如政局不穩,理念偏差,改革不力,決策低效,囿于自滿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的全球185個經濟體中,只有六個國家能在連續四個十年里保持5%以上的經濟增長率。而像中國經濟這樣的“大塊頭”,如果順利實現2020年的中期目標,將再次成為人類經濟史上的空前案例。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觀察到:“在過去十年,不斷有人警告稱,中國經濟即將崩潰……中國經濟規模和人均收入卻在過去15年里增長了三倍。”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不久前預測,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可以比現在翻一番,達到1.2萬美元左右。漫漫歷史中,未來七年如白駒過隙,但這短暫的時間將使中國經濟產生“質”的飛躍。
之所以能夠有此預見,在于中國道路的穩定性和制度的獨特性。習近平說:“這條道路是中國人民經過長期艱苦探索后找到的正確道路。”中國制度的效率,更是很多國家難以望其項背。
——自信還來自向學之心和開放心態。
美國知名國際戰略學者扎卡里亞在最近一次訪華經歷中發現,中國迄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愿意向其他國家學習。
他留心到習近平對國際友人說,我們將繼續抱著謙虛的態度,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理念和發展經驗,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國家和諧共生的發展道路。
好學敏行是進步的車輪。這是古今中外的鐵律。對中國而言,“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術語的更大價值在于警示。
除了向學之心,保證中國不斷發展的另一秘笈是開放心態。
習近平強調,中國越發展,就越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可能關閉。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而中國的開放將不僅利于自身,更利于世界。一個經濟運行更穩定、增長質量更高、增長前景更可持續的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是長期利好的。“中國有條件有能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
不為浮云遮望眼。有專家大膽預言,正如中國經濟一次次以實績擊破所謂“中國崩潰論”一樣,隨時間流逝,中國將以實踐的邏輯打破世界歷史的宿命,“中等收入陷阱”這個語言的藩籬也將不攻自破。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2/11/c_118511426_3.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