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瑪花纖體預付卡無備案維權難 纖體行業“大店”模式待考

2013-12-11 01:27:40

瑪花纖體之前的母公司之所以將內地業務出售,根源或是瑪花纖體采用的 “大店直營”模式。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12月8日起,上海多家瑪花纖體門店緊急關門,留下的問題亟待解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數十位消費者已到上海市徐匯區工商局報案,目前相關主管部門已對事件啟動調查。但由于瑪花纖體并未向有關部門登記備案并交納“保證金”,因此消費者暫時無法獲得賠償。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瑪花纖體之前的母公司之所以將內地業務出售,可能與內地纖體行業競爭激烈、經營不佳有關,根源或是瑪花纖體采用的 “大店直營”模式。“最好的就是采用加盟的模式,并且將店分為不同的等級。”

杭州店或月底停業

12月8日起,上海多家瑪花纖體門店被曝關門或不再營業,該公司在內地的官網也無法訪問,官方客服電話已無人接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2月10日)嘗試聯系瑪花纖體營運總監和財務總監,但電話均未撥通。

據杭州當地媒體報道,杭州大廈瑪花纖體門店也將于今年12月31日停業。記者昨日撥打瑪花纖體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其門店正常營業,同時表示上海門店大面積關閉與員工鬧矛盾有關系,可能不久就會重新開業。

記者從上海市工商部門獲悉,根據相關注冊信息顯示,瑪花纖體(上海)健身有限公司登記注冊在上海市徐匯區肇嘉浜路上的均瑤國際中心,是一家臺港澳法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其企業法定代表人為麥迪臣,注冊資本顯示為249萬美元。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數十位消費者前往徐匯區工商局尋求幫助,要求協調解決其在瑪花纖體總計超過36萬元未使用余額的預付卡問題。上海消保委昨天接到的相關咨詢電話超過50個。

昨日,上海市徐匯區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消費者只是進行了登記,由于無法找到相關負責人,無奈之下唯有暫行登記下消費者的理賠需求。

此外,徐匯區商委、工商等部門已就相關情況通報市商務委、市工商局,目前相關主管部門已對事件啟動調查。

未登記備案 消費者維權困難

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1日,商務部發布的 《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執行,旨在全面加強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管理,上海市去年年底也啟動了單用途商業卡的備案制度。《辦法》規定,規模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存管資金分別不低于上一季度預收資金余額的20%、30%和40%。

根據《辦法》,規模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可以使用擔保預收資金的保證保險(放心保)、銀行保函等方式沖抵全部或部分存管資金。如果發生企業“跑路”事件,就能用這筆資金來賠付。

然而,記者從上海市有關部門獲悉,基本符合備案條件的瑪花纖體并沒有向有關部門登記備案,也沒有交納過“保證金”。

根據《辦法》規定,在規定執行后90天內未按時備案且逾期不改的企業將被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如果沒有備案,主管部門無法先行預支企業備案金墊付相關消費者的補償。”上海市消保委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但目前相關部門制定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主要針對的是商場、超市等備案過的企業。

美容等部分行業的預付卡亂象頻出、消費者退錢無門,此類新聞屢見報端。上海李國機律師事務所律師鄔華良此前告訴記者,由于我國法律法規目前并未在預付費經營的資金規模、信用狀況等主體資質上設置門檻,“這一塊現在還是空白,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

纖體行業“大店直營”模式待考

記者查閱瑪花纖體香港官方網站通告發現,公司母公司瑞士麗研國際集團(GlobalBeautyInternationalLimited)的確已于今年夏天出售了其在內地的關于纖體和護膚品牌的業務,但在中國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和東南亞會繼續經營。

一家纖體上市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負責人表示,麗研國際出售內地業務或許與公司經營狀況有關,“之前公司都是直營店,一方面是沒有辦法做大,因為直營店的開店成本很高,在數量和成本上都沒法突破。”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中國美容纖體市場目前處于一個高度分散、野蠻生長的狀況。品牌眾多,瑪花纖體只是其中之一。隨著房租、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該人士稱,如果要在內地開一家面積足夠大的直營店,開店成本500萬元左右,但是相對來講投資回報率比較低,因此這類纖體中心也只能開在大城市。“類似瑪花纖體這類,如果要有很好的經營狀況,最好的就是采用加盟的模式,并且將店分為不同的等級,不能只有一類‘大店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王霞發自上海 12月8日起,上海多家瑪花纖體門店緊急關門,留下的問題亟待解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數十位消費者已到上海市徐匯區工商局報案,目前相關主管部門已對事件啟動調查。但由于瑪花纖體并未向有關部門登記備案并交納“保證金”,因此消費者暫時無法獲得賠償。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瑪花纖體之前的母公司之所以將內地業務出售,可能與內地纖體行業競爭激烈、經營不佳有關,根源或是瑪花纖體采用的“大店直營”模式。“最好的就是采用加盟的模式,并且將店分為不同的等級。” 杭州店或月底停業 12月8日起,上海多家瑪花纖體門店被曝關門或不再營業,該公司在內地的官網也無法訪問,官方客服電話已無人接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2月10日)嘗試聯系瑪花纖體營運總監和財務總監,但電話均未撥通。 據杭州當地媒體報道,杭州大廈瑪花纖體門店也將于今年12月31日停業。記者昨日撥打瑪花纖體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其門店正常營業,同時表示上海門店大面積關閉與員工鬧矛盾有關系,可能不久就會重新開業。 記者從上海市工商部門獲悉,根據相關注冊信息顯示,瑪花纖體(上海)健身有限公司登記注冊在上海市徐匯區肇嘉浜路上的均瑤國際中心,是一家臺港澳法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其企業法定代表人為麥迪臣,注冊資本顯示為249萬美元。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數十位消費者前往徐匯區工商局尋求幫助,要求協調解決其在瑪花纖體總計超過36萬元未使用余額的預付卡問題。上海消保委昨天接到的相關咨詢電話超過50個。 昨日,上海市徐匯區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消費者只是進行了登記,由于無法找到相關負責人,無奈之下唯有暫行登記下消費者的理賠需求。 此外,徐匯區商委、工商等部門已就相關情況通報市商務委、市工商局,目前相關主管部門已對事件啟動調查。 未登記備案消費者維權困難 記者注意到,去年11月1日,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執行,旨在全面加強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的管理,上海市去年年底也啟動了單用途商業卡的備案制度。《辦法》規定,規模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存管資金分別不低于上一季度預收資金余額的20%、30%和40%。 根據《辦法》,規模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可以使用擔保預收資金的保證保險(放心保)、銀行保函等方式沖抵全部或部分存管資金。如果發生企業“跑路”事件,就能用這筆資金來賠付。 然而,記者從上海市有關部門獲悉,基本符合備案條件的瑪花纖體并沒有向有關部門登記備案,也沒有交納過“保證金”。 根據《辦法》規定,在規定執行后90天內未按時備案且逾期不改的企業將被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如果沒有備案,主管部門無法先行預支企業備案金墊付相關消費者的補償。”上海市消保委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但目前相關部門制定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主要針對的是商場、超市等備案過的企業。 美容等部分行業的預付卡亂象頻出、消費者退錢無門,此類新聞屢見報端。上海李國機律師事務所律師鄔華良此前告訴記者,由于我國法律法規目前并未在預付費經營的資金規模、信用狀況等主體資質上設置門檻,“這一塊現在還是空白,因為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 纖體行業“大店直營”模式待考 記者查閱瑪花纖體香港官方網站通告發現,公司母公司瑞士麗研國際集團(GlobalBeautyInternationalLimited)的確已于今年夏天出售了其在內地的關于纖體和護膚品牌的業務,但在中國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和東南亞會繼續經營。 一家纖體上市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負責人表示,麗研國際出售內地業務或許與公司經營狀況有關,“之前公司都是直營店,一方面是沒有辦法做大,因為直營店的開店成本很高,在數量和成本上都沒法突破。”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中國美容纖體市場目前處于一個高度分散、野蠻生長的狀況。品牌眾多,瑪花纖體只是其中之一。隨著房租、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市場競爭愈加激烈。” 該人士稱,如果要在內地開一家面積足夠大的直營店,開店成本500萬元左右,但是相對來講投資回報率比較低,因此這類纖體中心也只能開在大城市。“類似瑪花纖體這類,如果要有很好的經營狀況,最好的就是采用加盟的模式,并且將店分為不同的等級,不能只有一類‘大店模式”。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嗯嗯嗯 | 亚洲欧美在线一级二级观看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字幕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