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2-05 08:53:10
藍皮書稱,2013年中國GDP增長率繼續下降,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率為7.6%,物價水平穩定在2.5%。面對結構性減速的壓力,2014年仍然是一個主動減速、控制風險的調整年。
每經編輯 胡健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12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在京發布《宏觀經濟藍皮書: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2~2013)》(以下簡稱藍皮書)。
藍皮書稱,2013年中國GDP增長率繼續下降,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率為7.6%,物價水平穩定在2.5%。面對結構性減速的壓力,2014年仍然是一個主動減速、控制風險的調整年。
社科院預計,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將設定在7%,符合“十二五”規劃目標,經濟增長依然面臨著結構減速的壓力,但預計增長好于設定目標值,經濟增長保持在7.4%的水平。
在物價方面,藍皮書稱,由于2013年的翹尾影響非常小,而貨幣創造能力進一步下降,因此明年物價水平(即CPI)穩定在2.1%以下的水平,PPI仍為負值。
值得一提的是,藍皮書稱,目前壟斷行業約占我國GDP的40%,降低了市場的競爭性。應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基礎上,給所有經濟主體以平等的市場待遇,從而形成規范的競爭性市場環境,提高投入要素的產出效率。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張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持續幾十年的高增長,與供給管理政策有關。政府運用行政力量,動員了大量資本、土地、礦產、勞動力等資源,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因為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擺脫貧困,采用的幾乎都是供給性政策。
他表示,目前我國的潛在增長水平正在下降,生產要素投入的上升已不足以維持高的經濟增長,原因是生產要素的效率沒有得到有效提高。如果不改變生產要素的效率,經濟還會繼續下滑。這就要求用供給管理政策來取代需求管理政策。
他表示,擺脫政府主導型增長模式,探索新的增長動力,促使這種“一低一高”的非均衡趕超型增長機制向新的可持續增長機制轉型,已勢在必行。也就是說,要重新定位政府的行為。
按照藍皮書課題組的測算,中國經濟2013~2018年增長區間為6.4%~7.9%,人口轉型直接會降低增長速度,城市化率超57%后投資率下降,投資效率低,再加上資本存量增長減速也同樣會降低經濟增長速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