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11-22 09:00:55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對此,業界認為這將成為資本市場很長一段時間較為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對于經歷了2009年至2011年的IPO時代的VC/PE機構,未來或將再次迎來新機遇。
自2012年11月以來,IPO停擺已長達一年之久,VC/PE機構退出渠道受阻。因此,VC/PE機構不得不另辟蹊徑,助推企業借殼上市以實現退出,進而引發借殼上市風潮。
投中研究院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11月13日,借殼交易宣布數量驟增至20起,此前排隊上市被否的長城影視和海瀾之家均在此列;完成借殼交易的案例達到5起,企業方面迫于對賭協議壓力以及VC/PE機構試圖縮短退出進程成為VC/PE助推借殼上市的主要原因。
投中研究院分析師李玲表示,未來推動注冊制,上市公司股票將不再是稀缺資源,只要發行人將所有信息進行真實、全面披露后,由投資者自主決定是否投資發行人,并給出合理的上市定價,徹底打破核準制下無論企業好壞、發行定價高低,新股都會遭遇瘋搶和惡炒的局面。
“未來"殼資源"不再稀缺,借殼上市風潮將退。”李玲強調。
業內人士認為,在注冊制下,市場化程度將明顯提高,過高的定價和不被投資者看好的企業即使通過注冊登記,也可能發行失敗。因此,VC/PE機構投資階段將向早期甚至種子期轉移,回歸價值投資的本質。
李玲指出,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美國等成熟資本市場實行注冊制,是因為它們有較為理性的投資者、強大的立法保障以及嚴格的事后懲罰體系,而在中國,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健全。注冊制是市場化程度提高的結果,仍需等待相關法律確認。
原文:http://stock.hexun.com/2013-11-22/159918060.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