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1 01:16:30
“一旦東風雷諾這條戰線打通了,在東風集團的整體框架下,基于東風日產10年合資積累的經驗和能力,雷諾和日產在中國市場能夠充分實現協同效應。”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廣州
一波三折的東風雷諾合資項目,終將修成正果。
11月18日,東風雷諾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繼5月份武漢基地通過環保部環評、合資公司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審批之后,東風雷諾項目日前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這意味著東風汽車公司在與雷諾-日產聯盟之間謀劃的“金三角”戰略,最終成形。
“一旦東風雷諾這條戰線打通了,在東風集團的整體框架下,基于東風日產10年合資積累的經驗和能力,雷諾和日產在中國市場能夠充分實現協同效應。”上述人士說。
東風雷諾相關人士透露,東風雷諾已于11月15日晚在內部公布了這一消息,但是這一項目奠基及正式簽約儀式的具體日期,需要在發改委正式下發相關文件后才能確定,東風雷諾將按照原定計劃推進項目建設及相關工作。
“金三角”成行
“正式批文估計在一兩周之后就能取得,正式的簽約儀式有望在今年內舉行。”上述東風雷諾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對于雷諾而言,中國是最大的希望。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雷諾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繼2011年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至10%之后,去年再次下滑至9.1%。但在中國市場增速明顯,去年銷量達2.97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2.4%,遠高于行業平均增速。
“東風是目前國內合資范圍最廣的車企,在管理能力、對合資項目的戰略把握及運作方面都更有經驗。”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對于雷諾而言,東風將是其未來發展的強大支撐力量。
“東風雷諾戰線打通了,未來東風與雷諾-日產聯盟可謂是親上加親。在東風、雷諾、日產形成三角聯盟的穩定關系之后,三方或將就一些區域市場作出策略性的有序安排,多方協作也能事半功倍。”上述東風雷諾相關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過去幾年,雷諾-日產聯盟在全球采購、產能利用,以及技術應用等方面實現的資源共享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每年節約的資金達到了35億美元。而在雷諾-日產聯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看來,這種成本壓縮還有更大空間。因此,戈恩拉攏東風,意欲重啟“金三角”計劃的心情也再次凸顯。
“未來進口車和國產車型的銷售渠道都會由合資公司統一管理。最大程度地優化效率是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則,在這一點上東風與雷諾-日產已早有共識。”上述東風雷諾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目前,東風與雷諾-日產聯盟下的另一合資公司東風日產,在華發展速度快于國內很多同期啟動的合資項目,這也被視為東風雷諾可資借鑒的經驗。
“從東風日產的模式可以看出,合資企業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發展主體。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將是東風雷諾發展的核心精神和準則。”上述東風雷諾人士表示。
“電動車一直是雷諾的強項,雷諾和其他企業不同,會強調合資雙方的企業文化融合以及資源的開放性。”上述東風雷諾相關人士含蓄地表示,雷諾這一強項與目前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背景吻合,同時,對于擅長和強調“合資反哺自主”的東風汽車公司而言,新合資公司未來也同樣會推出其合資自主產品。
新合資背后的東風戰略
“東風雷諾的項目獲批,對東風也同樣是利好消息。其中,重要的利好是東風整合國際資源,對于東風大自主戰略的深化將起到助推作用。”東風汽車公司的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據介紹,未來東風與雷諾的新合資公司,其財務報表有望合并入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將為后者的營收業績提升起到助推作用。
此外,改善過于依賴日系合資品牌的經營格局,也是東風汽車公司一直在推進的工作內容。目前,包括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在內的兩家日系合資企業為集團貢獻的銷量和利潤超出一半。因此日系車的走勢成了決定集團整體表現的重要因素。東風集團股份財報顯示,2012年受日系車下滑影響,東風集團銷售收入為1240.36億元,減少5.6%;凈利潤90.92億元,減少13.25%。
從長遠來看,東風雷諾的成長背景仍是基于東風大自主的版圖下。根據東風在2011年底發布的 “乾”D300計劃,到2016年,其自主品牌將實現300萬輛的產銷目標,而根據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朱福壽預測,今年東風汽車自主品牌銷量有望達到135萬輛,同比去年的112萬輛提升20.5%。而在未來三年,東風汽車公司的自主品牌業務仍待提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