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決定》影響股市 八大板塊布局良機顯現

2013-11-18 01:15:22

宏觀經濟面臨深刻變革,資本市場哪些板塊將享制度紅利?每經為您尋找答案。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許金民 曾劍    

每經記者 李智 許金民 曾劍

中國的宏觀經濟面臨一次深刻的制度變革,全面深入的改革舉措也將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具體哪些板塊將享受到制度紅利?具體哪些上市公司將出現投資機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遍訪業界,為您尋找答案。

農業:農機公司迎機遇

正如各方此前的預期一樣,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釋放出的農村土改信號得到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同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華泰證券認為,通過戶籍與土地改革配套,土地出讓收入能夠補充社保福利,強化農民土地流轉意愿,加速耕地的流轉、集中,最終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而農業規模化大潮日趨臨近,農業機械行業有望迎來歷史機遇。

結合我國不同作物的機械化程度,農機補貼力度和國產化程度等因素,具備研發能力強、具備渠道和品牌壁壘、細分市場的機械化率較低、補貼力度較大等因素的公司將充分受益行業增長。在具體上市公司方面,可以關注具備渠道和產業鏈整合、擴張能力的新界泵業 (002532,收盤價20.80元)、南方泵業(300145,收盤價30.63元);戰略轉型明確,研發實力快速增長的江淮動力(000816,收盤價5.22元);在收獲機市場耕耘多年的新研股份(300159,收盤價16.01元),以及受益于大馬力拖拉機推廣加速的一拖股份(601038,收盤價9.66元)。

與此同時,隨著農村人口消費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特別是在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換的過程中,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將向城鎮水平靠攏,有利于拉動家電的消費,涉及公司包括青島海爾(600690,收盤價15.73元)、美的集團(000333,收盤價46.20元)、格力電器(000651,收盤價29.90元)等。

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影響外,土地流轉必然將涉及土地價值的重新估值,而農業上市公司大多擁有龐大的土地使得權。因此,隨著土地自由流轉政策確立實施,這些土地使用權的價值自然水漲船高,從而使得整個農業股的估值得以迅速提升,比如亞盛集團、羅牛山、北大荒等。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此前已經存在的政策預期,具有這一題材的個股或多或少都已經有所表現。

環保:先進處理技術是關鍵

近兩年來越發嚴峻的環境問題,曾經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環保股炒作熱潮。但是與市場預期相比,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卻明顯滯后。不過隨著國家政策對于環保問題推動,有望對涉足環保業務的公司產生實質性利好。

《決定》中明確指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對此,一位券商環保行業資深分析師指出,環保產業的頂層設計提出,將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制度與管理體制,其影響是完善環保產業的盈利模式。從當前的環保細分產業上看,盈利模式相對完善的是,市政水處理、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火電廠煙氣治理產業鏈。中電遠達(600292,收盤價28.9元)、維爾利(300190,收盤價24.34元)、桑德環境(000826,收盤價35.00元)、碧水源(300070,收盤價43.25元)等標的都符合這個邏輯。

另外,《決定》中還有兩個“亮點”值得關注,一是提出要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這意味著環保效果也將成為官員考核的重要指標,有望進一步增強官員重視環境保護問題的發展,探索垃圾發電、廢物回收利用等兼顧環保與經濟發展的發展模式。

第二個“亮點”則是《決定》指出要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目前受到業內普遍認可的觀點是,市場化是環保治理的必經之路,伴隨環境稅開始征收或污染物交易體系建立,排污方在項目招標過程中將更加注重技術實力和污染物削減能力等指標。而在這一過程中,擁有先進環保處理技術的公司將首先受益。

具體來看,在水處理產業中,膜技術屬于處理效果好、技術先進的領域,碧水源、津膜科技(300334,收盤價34.22元)表現突出;固廢處理方面,通過垃圾發電來實現環保+經濟效益同步的垃圾焚燒發電也值得關注,上市公司涉及盛運股份(300090,收盤價33.81元)、華西能源(002630,收盤價23.1元);另外土壤修復產業中,目前發展較好的公司包括維爾利、蒙草抗旱(300355,收盤價30.80元),永清環保(300187,收盤價30.10元)等。

貿易:港口物流受關注

《決定》指出,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等不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此前,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就曾透露,廣東省政府給國務院的請示已經正式上報,南沙、前海、橫琴將申請設立國家自由貿易區,并將其定位為 “粵港澳自由貿易區”;隨后,媒體報道廣東自貿區的范疇還將覆蓋白云空港區域。

雖然廣東將獲批成立國內第二個自由貿易區的消息并未被證實,但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開忠就曾對外透露:“自貿區絕不止上海一個,也不會僅限于沿海,在內陸以及邊疆地區均可考慮。這只是時間問題。”

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未來政府會將之推廣,在全國多地建立數個自由貿易區、園及港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廣東之外,天津、重慶、廈門、新疆等地亦大有機會。

資料顯示,天津是聯系南北方、溝通東西部的重要樞紐,擁有世界上貨物吞吐量第五位的港口、北方最大的保稅區。

外界猜測,在天津設立自由貿易區在政策上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重慶是內陸非常重要的貿易口岸,未來設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至于廈門,在11月13日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于媒體詢問最近力爭成為自由貿易區的呼聲也在廈門出現的問題,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廈門積極從事對臺交流工作,如果能爭取到設立自由貿易區,作為臺辦來講,當然很歡迎。

據《新疆日報》17日報道,新疆將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全面推進對外開放,主動參與中國與中亞國家自貿區談判,爭取在新疆設立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園區。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之后,在資本市場上,上海本地股皆有上佳表現,尤其是港口及物流企業,像從事物流、進出口貿易及代理的外高橋,就曾連續12個交易日漲停。若廣東、天津、重慶、廈門等地設立自由貿易區的申請獲批的話,相信天津港(600717,收盤價8.29元)、天津海運(600751,收盤價6.28元)、中儲股份(600787,收盤價9.60元)、重慶港九(600279,收盤價7.93元)、廈門港務(000905,收盤價7.07元)皆會從中受益。

傳媒:廣電改制機會多

《決定》指出,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中信建投分析師朱律指出,新聞出版業在轉企改制、產業發展、市場化程度等方面較為完善;反觀廣電行業,制播分離改革不徹底、廣播電視臺轉企改制無實質性進展,三網融合及廣電省網整合進度一直低于預期。

事實的確如此,這在資本市場上反映得尤其明顯。

今年8月,大地傳媒便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以28.54億元的總價購買大股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下屬的圖書發行等業務的經營性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實現整體上市。

在大地傳媒之前,長江傳媒(600757,收盤價7.57元)、浙報傳媒(600633,收盤價36.67元)、鳳凰傳媒(601928,收盤價10.94元)等,也先后實現了借殼或直接上市。反觀廣電行業,目前已經上市的廣播電視臺屈指可數。

對于文化行業的整合,考慮到其難易程度,朱律認為民營企業之間將最先發生整合;其次才是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的整合;至于國有文化集團跨區域整合、整體上市以及出版與廣電機構的合并,難度最大。

因此,他向投資者推薦了百視通(600637,收盤價39.12元)、中南傳媒(601098,收盤價11.17元)、中文傳媒(600373,收盤價18.85元)、電廣傳媒(000917,收盤價15.33元)等上市公司。

軍工:生產資質是核心

《決定》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改革國防科研生產管理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機制,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建立,令不少券商認為航天軍工板塊將迎來反轉機會。不過,《決定》更強調“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其利好程度對民營企業而言似乎更為明顯。

目前,上市公司中已獲得軍品供方資質的民營企業有萬安科技(002590,收盤價11.20元)、高德紅外(002414,收盤價15.83元)、威海廣泰(002111,收盤價8.77元)、山河智能(002097,收盤價6.55元)、大立科技(002214,收盤價14.13元)等。

2004年,高德紅外成為國內第一批獲得軍工資質的民營企業,在紅外光電行業中率先進入軍品領域。去年11月,萬安科技于獲得總裝車船軍代局駐西安地區軍代室授予的“軍品供方”資格,正式成為軍車部分汽車制動系統產品供應商,有效期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

今年5月,威海廣泰則公告,公司與某部簽訂《“航空軍事運輸保障裝備技術科研基地”合作協議書》,擬聯合成立“航空軍事運輸保障裝備技術科研基地”,聯合承擔航空軍事運輸保障理論研究、裝備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等任務。

食品:溯源技術先受益

《決定》指出,要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不少地區都在推進食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有了中央政策的推動,未來幾年,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有望大幅提高。

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食品安全追溯,包含了食品安全溯源技術、食品安全問題源頭監管、食品安全檢測等多個環節,各個環節涉及的行業又不相同。總體來講,首先受益的當屬食品安全溯源技術。

資料顯示,國內現行的食品安全溯源技術大致有三種。

一種是RFID無線射頻技術,在食品包裝上加貼一個帶芯片的標識,產品進出倉庫和運輸就可以自動采集和讀取相關的信息,產品的流向都可以記錄在芯片上。具備此種技術的上市公司包括遠望谷(002161,收盤價8.55元)、達華智能(002512,收盤價12.19元)等。

其中,遠望谷是國內RFID應用龍頭,也是唯一一家通過農業部RFID智能識讀器供應廠商備案資格的廠商。達華智能在2011年便涉足食品安全溯源領域,公司參與成立了聚農通農業。聚農通農業曾中標武漢市首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項目,是公司涉農RFID技術的首個項目。另外,銀江股份運用以集成電路卡為信息傳輸載體的RFID技術,在寧波本地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建設中承擔了重要角色。

一種是二維碼,消費者只需要通過帶攝像頭的手機拍攝二維碼,就能查詢到產品的相關信息,查詢的記錄都會保留在系統內,一旦產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發送短信給消費者,實現精準召回。目前,新大陸(000997,收盤價14.82元)是國內終端廠家中唯一掌握二維碼核心譯碼技術的企業。與遠望谷、銀江股份等相比,新大陸還兼具RFID技術,可謂全才。

傳統方式是條碼加上產品批次信息,采用這種方式,食品生產企業基本不增加生產成本,但此種方式包含的信息量有限,有逐步被上述方式所替代的趨勢。

上述分析師認為,從事健康綠色食品和安全綠色添加劑類生產,以及食品安全檢測的公司也有望得到市場關注。相關公司有西王食品(000639,收盤價15.73元)、朗源股份(300175,前收盤價4.88元)、天瑞儀器(300165,收盤價16.01元)、達安基因(002030,收盤價13.10元)等。

醫療:產業鏈延伸民營醫院

“錢不是民營醫院最緊缺的,制約發展的是政策。”成都一著名私立醫院院長向記者直言。他認為民營醫院的發展面臨難拿地、稅收沒有優勢、人才流失嚴重、課題研究缺少政府支持等困難。

10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健康領域的 “玻璃門”有望打破,而《決定》則將打破政策上的桎梏。

《決定》指出,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辦醫,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社會資金可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上述院長對此認為,放開醫生多點執業,民營醫院就可能成為醫生的第二執業點,免去缺少人才的苦惱;人才的引進也有望給醫院帶來足夠的業務量,逐步提升科研實力。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在《決定》出爐后,商霖華通投資迅速發布報告表示,由于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6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并且國家提出到2020年人均收入倍增計劃,這意味著我國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消費升級時代。就醫療方面,參照全球發展趨勢,收入更高的消費者勢必追求更舒適、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這種消費升級需求以及政府對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政策放開,推動了醫療服務領域,特別是民營醫院的發展進入一個歷史發展機遇期。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民營醫院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民企系,例如博愛醫療;二是上市公司類,如愛爾眼科(300015,收盤價31.40元)、通策醫療(600763,收盤價34.15元)等;第三是外資醫院。

商霖華通投資認為,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如復星醫藥 (600196,收盤價18.35元)、康美藥業(600518,收盤價19.83元)、馬應龍(600993,收盤價17.12元)、白云山(600332,收盤價28.69元)等先后延伸產業鏈至醫療服務板塊,進入圈地模式。

教育培訓:

民辦“主題”

《決定》指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分析人士指出,教育領域的改革方向,將有助于提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度,國家層面的支持有利于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給予不同特質的學生更廣闊的選擇面。他認為,國內民辦教育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上市公司可借助資本優勢并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市場需求的擴張也使得職業教育產業有望在近年迎來一輪景氣周期。

民生證券研究指出,我國民辦教育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其中包括學歷教育(私立學校)、考試輔導、技能培訓、網絡教育。根據德勤的數據,2013年僅課外輔導的市場規模已達1600億元,職業培訓市場規模為650億元。按照目前的人口數據推算,未來6年北上廣深等大都市的小學入學人數還會持續增長,未來12年大都市的初中入學人數還會持續增長。其建議積極布局教育行業主題類上市公司。

新南洋 (600661,收盤價14.02元)擁有眾多教育業務,包括上海國際文化關系專修學院、上海新南洋教育、昆山上海交大教育等;上海交大旗下的教育培訓類資產昂立教育科技正在籌劃注入公司。若重組成功,新南洋將成為A股首家以教育培訓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陜西金葉(000812,收盤價4.06元)也是民辦教育的先行者,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創辦西工大明德學院,持股57%。

除了職業教育外,在線教育業務無疑也是民營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線教育一般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其現金流情況較好,若找準合適的定位和收費模式,盈利能力更為突出。

方直科技(300235,收盤價17.53元)是A股唯一一家專職做教育產品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廣大中小學教師與學生提供同步教育軟件及網絡在線服務;公司經營的方直金太陽教育軟件占主營的73%。文件和視音頻解決方案提供商立思辰(300010,收盤價14.71元)以及涉足遠程網絡教育市場的百視通,均是在線教育概念股成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智許金民曾劍 中國的宏觀經濟面臨一次深刻的制度變革,全面深入的改革舉措也將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具體哪些板塊將享受到制度紅利?具體哪些上市公司將出現投資機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遍訪業界,為您尋找答案。 農業:農機公司迎機遇 正如各方此前的預期一樣,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釋放出的農村土改信號得到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同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華泰證券認為,通過戶籍與土地改革配套,土地出讓收入能夠補充社保福利,強化農民土地流轉意愿,加速耕地的流轉、集中,最終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而農業規模化大潮日趨臨近,農業機械行業有望迎來歷史機遇。 結合我國不同作物的機械化程度,農機補貼力度和國產化程度等因素,具備研發能力強、具備渠道和品牌壁壘、細分市場的機械化率較低、補貼力度較大等因素的公司將充分受益行業增長。在具體上市公司方面,可以關注具備渠道和產業鏈整合、擴張能力的新界泵業(002532,收盤價20.80元)、南方泵業(300145,收盤價30.63元);戰略轉型明確,研發實力快速增長的江淮動力(000816,收盤價5.22元);在收獲機市場耕耘多年的新研股份(300159,收盤價16.01元),以及受益于大馬力拖拉機推廣加速的一拖股份(601038,收盤價9.66元)。 與此同時,隨著農村人口消費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特別是在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換的過程中,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將向城鎮水平靠攏,有利于拉動家電的消費,涉及公司包括青島海爾(600690,收盤價15.73元)、美的集團(000333,收盤價46.20元)、格力電器(000651,收盤價29.90元)等。 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影響外,土地流轉必然將涉及土地價值的重新估值,而農業上市公司大多擁有龐大的土地使得權。因此,隨著土地自由流轉政策確立實施,這些土地使用權的價值自然水漲船高,從而使得整個農業股的估值得以迅速提升,比如亞盛集團、羅牛山、北大荒等。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此前已經存在的政策預期,具有這一題材的個股或多或少都已經有所表現。 環保:先進處理技術是關鍵 近兩年來越發嚴峻的環境問題,曾經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環保股炒作熱潮。但是與市場預期相比,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卻明顯滯后。不過隨著國家政策對于環保問題推動,有望對涉足環保業務的公司產生實質性利好。 《決定》中明確指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對此,一位券商環保行業資深分析師指出,環保產業的頂層設計提出,將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制度與管理體制,其影響是完善環保產業的盈利模式。從當前的環保細分產業上看,盈利模式相對完善的是,市政水處理、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火電廠煙氣治理產業鏈。中電遠達(600292,收盤價28.9元)、維爾利(300190,收盤價24.34元)、桑德環境(000826,收盤價35.00元)、碧水源(300070,收盤價43.25元)等標的都符合這個邏輯。 另外,《決定》中還有兩個“亮點”值得關注,一是提出要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這意味著環保效果也將成為官員考核的重要指標,有望進一步增強官員重視環境保護問題的發展,探索垃圾發電、廢物回收利用等兼顧環保與經濟發展的發展模式。 第二個“亮點”則是《決定》指出要發展環保市場,推行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目前受到業內普遍認可的觀點是,市場化是環保治理的必經之路,伴隨環境稅開始征收或污染物交易體系建立,排污方在項目招標過程中將更加注重技術實力和污染物削減能力等指標。而在這一過程中,擁有先進環保處理技術的公司將首先受益。 具體來看,在水處理產業中,膜技術屬于處理效果好、技術先進的領域,碧水源、津膜科技(300334,收盤價34.22元)表現突出;固廢處理方面,通過垃圾發電來實現環保+經濟效益同步的垃圾焚燒發電也值得關注,上市公司涉及盛運股份(300090,收盤價33.81元)、華西能源(002630,收盤價23.1元);另外土壤修復產業中,目前發展較好的公司包括維爾利、蒙草抗旱(300355,收盤價30.80元),永清環保(300187,收盤價30.10元)等。 貿易:港口物流受關注 《決定》指出,在推進現有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等不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立,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此前,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就曾透露,廣東省政府給國務院的請示已經正式上報,南沙、前海、橫琴將申請設立國家自由貿易區,并將其定位為“粵港澳自由貿易區”;隨后,媒體報道廣東自貿區的范疇還將覆蓋白云空港區域。 雖然廣東將獲批成立國內第二個自由貿易區的消息并未被證實,但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楊開忠就曾對外透露:“自貿區絕不止上海一個,也不會僅限于沿海,在內陸以及邊疆地區均可考慮。這只是時間問題。” 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未來政府會將之推廣,在全國多地建立數個自由貿易區、園及港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廣東之外,天津、重慶、廈門、新疆等地亦大有機會。 資料顯示,天津是聯系南北方、溝通東西部的重要樞紐,擁有世界上貨物吞吐量第五位的港口、北方最大的保稅區。 外界猜測,在天津設立自由貿易區在政策上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重慶是內陸非常重要的貿易口岸,未來設立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至于廈門,在11月13日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于媒體詢問最近力爭成為自由貿易區的呼聲也在廈門出現的問題,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表示,廈門積極從事對臺交流工作,如果能爭取到設立自由貿易區,作為臺辦來講,當然很歡迎。 據《新疆日報》17日報道,新疆將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全面推進對外開放,主動參與中國與中亞國家自貿區談判,爭取在新疆設立中國—中亞自由貿易園區。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之后,在資本市場上,上海本地股皆有上佳表現,尤其是港口及物流企業,像從事物流、進出口貿易及代理的外高橋,就曾連續12個交易日漲停。若廣東、天津、重慶、廈門等地設立自由貿易區的申請獲批的話,相信天津港(600717,收盤價8.29元)、天津海運(600751,收盤價6.28元)、中儲股份(600787,收盤價9.60元)、重慶港九(600279,收盤價7.93元)、廈門港務(000905,收盤價7.07元)皆會從中受益。 傳媒:廣電改制機會多 《決定》指出,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中信建投分析師朱律指出,新聞出版業在轉企改制、產業發展、市場化程度等方面較為完善;反觀廣電行業,制播分離改革不徹底、廣播電視臺轉企改制無實質性進展,三網融合及廣電省網整合進度一直低于預期。 事實的確如此,這在資本市場上反映得尤其明顯。 今年8月,大地傳媒便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以28.54億元的總價購買大股東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下屬的圖書發行等業務的經營性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將實現整體上市。 在大地傳媒之前,長江傳媒(600757,收盤價7.57元)、浙報傳媒(600633,收盤價36.67元)、鳳凰傳媒(601928,收盤價10.94元)等,也先后實現了借殼或直接上市。反觀廣電行業,目前已經上市的廣播電視臺屈指可數。 對于文化行業的整合,考慮到其難易程度,朱律認為民營企業之間將最先發生整合;其次才是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的整合;至于國有文化集團跨區域整合、整體上市以及出版與廣電機構的合并,難度最大。 因此,他向投資者推薦了百視通(600637,收盤價39.12元)、中南傳媒(601098,收盤價11.17元)、中文傳媒(600373,收盤價18.85元)、電廣傳媒(000917,收盤價15.33元)等上市公司。 軍工:生產資質是核心 《決定》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改革國防科研生產管理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機制,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建立,令不少券商認為航天軍工板塊將迎來反轉機會。不過,《決定》更強調“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其利好程度對民營企業而言似乎更為明顯。 目前,上市公司中已獲得軍品供方資質的民營企業有萬安科技(002590,收盤價11.20元)、高德紅外(002414,收盤價15.83元)、威海廣泰(002111,收盤價8.77元)、山河智能(002097,收盤價6.55元)、大立科技(002214,收盤價14.13元)等。 2004年,高德紅外成為國內第一批獲得軍工資質的民營企業,在紅外光電行業中率先進入軍品領域。去年11月,萬安科技于獲得總裝車船軍代局駐西安地區軍代室授予的“軍品供方”資格,正式成為軍車部分汽車制動系統產品供應商,有效期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 今年5月,威海廣泰則公告,公司與某部簽訂《“航空軍事運輸保障裝備技術科研基地”合作協議書》,擬聯合成立“航空軍事運輸保障裝備技術科研基地”,聯合承擔航空軍事運輸保障理論研究、裝備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等任務。 食品:溯源技術先受益 《決定》指出,要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不少地區都在推進食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有了中央政策的推動,未來幾年,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有望大幅提高。 海通證券一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食品安全追溯,包含了食品安全溯源技術、食品安全問題源頭監管、食品安全檢測等多個環節,各個環節涉及的行業又不相同。總體來講,首先受益的當屬食品安全溯源技術。 資料顯示,國內現行的食品安全溯源技術大致有三種。 一種是RFID無線射頻技術,在食品包裝上加貼一個帶芯片的標識,產品進出倉庫和運輸就可以自動采集和讀取相關的信息,產品的流向都可以記錄在芯片上。具備此種技術的上市公司包括遠望谷(002161,收盤價8.55元)、達華智能(002512,收盤價12.19元)等。 其中,遠望谷是國內RFID應用龍頭,也是唯一一家通過農業部RFID智能識讀器供應廠商備案資格的廠商。達華智能在2011年便涉足食品安全溯源領域,公司參與成立了聚農通農業。聚農通農業曾中標武漢市首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項目,是公司涉農RFID技術的首個項目。另外,銀江股份運用以集成電路卡為信息傳輸載體的RFID技術,在寧波本地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建設中承擔了重要角色。 一種是二維碼,消費者只需要通過帶攝像頭的手機拍攝二維碼,就能查詢到產品的相關信息,查詢的記錄都會保留在系統內,一旦產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發送短信給消費者,實現精準召回。目前,新大陸(000997,收盤價14.82元)是國內終端廠家中唯一掌握二維碼核心譯碼技術的企業。與遠望谷、銀江股份等相比,新大陸還兼具RFID技術,可謂全才。 傳統方式是條碼加上產品批次信息,采用這種方式,食品生產企業基本不增加生產成本,但此種方式包含的信息量有限,有逐步被上述方式所替代的趨勢。 上述分析師認為,從事健康綠色食品和安全綠色添加劑類生產,以及食品安全檢測的公司也有望得到市場關注。相關公司有西王食品(000639,收盤價15.73元)、朗源股份(300175,前收盤價4.88元)、天瑞儀器(300165,收盤價16.01元)、達安基因(002030,收盤價13.10元)等。 醫療:產業鏈延伸民營醫院 “錢不是民營醫院最緊缺的,制約發展的是政策。”成都一著名私立醫院院長向記者直言。他認為民營醫院的發展面臨難拿地、稅收沒有優勢、人才流失嚴重、課題研究缺少政府支持等困難。 10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健康領域的“玻璃門”有望打破,而《決定》則將打破政策上的桎梏。 《決定》指出,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辦醫,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社會資金可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服務領域,多種形式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 上述院長對此認為,放開醫生多點執業,民營醫院就可能成為醫生的第二執業點,免去缺少人才的苦惱;人才的引進也有望給醫院帶來足夠的業務量,逐步提升科研實力。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在《決定》出爐后,商霖華通投資迅速發布報告表示,由于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6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并且國家提出到2020年人均收入倍增計劃,這意味著我國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消費升級時代。就醫療方面,參照全球發展趨勢,收入更高的消費者勢必追求更舒適、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這種消費升級需求以及政府對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的政策放開,推動了醫療服務領域,特別是民營醫院的發展進入一個歷史發展機遇期。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民營醫院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民企系,例如博愛醫療;二是上市公司類,如愛爾眼科(300015,收盤價31.40元)、通策醫療(600763,收盤價34.15元)等;第三是外資醫院。 商霖華通投資認為,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如復星醫藥(600196,收盤價18.35元)、康美藥業(600518,收盤價19.83元)、馬應龍(600993,收盤價17.12元)、白云山(600332,收盤價28.69元)等先后延伸產業鏈至醫療服務板塊,進入圈地模式。 教育培訓: 民辦“主題” 《決定》指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分析人士指出,教育領域的改革方向,將有助于提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度,國家層面的支持有利于提高職業教育的地位,給予不同特質的學生更廣闊的選擇面。他認為,國內民辦教育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上市公司可借助資本優勢并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市場需求的擴張也使得職業教育產業有望在近年迎來一輪景氣周期。 民生證券研究指出,我國民辦教育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其中包括學歷教育(私立學校)、考試輔導、技能培訓、網絡教育。根據德勤的數據,2013年僅課外輔導的市場規模已達1600億元,職業培訓市場規模為650億元。按照目前的人口數據推算,未來6年北上廣深等大都市的小學入學人數還會持續增長,未來12年大都市的初中入學人數還會持續增長。其建議積極布局教育行業主題類上市公司。 新南洋(600661,收盤價14.02元)擁有眾多教育業務,包括上海國際文化關系專修學院、上海新南洋教育、昆山上海交大教育等;上海交大旗下的教育培訓類資產昂立教育科技正在籌劃注入公司。若重組成功,新南洋將成為A股首家以教育培訓為主業的上市公司。陜西金葉(000812,收盤價4.06元)也是民辦教育的先行者,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創辦西工大明德學院,持股57%。 除了職業教育外,在線教育業務無疑也是民營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線教育一般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其現金流情況較好,若找準合適的定位和收費模式,盈利能力更為突出。 方直科技(300235,收盤價17.53元)是A股唯一一家專職做教育產品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是為廣大中小學教師與學生提供同步教育軟件及網絡在線服務;公司經營的方直金太陽教育軟件占主營的73%。文件和視音頻解決方案提供商立思辰(300010,收盤價14.71元)以及涉足遠程網絡教育市場的百視通,均是在線教育概念股成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 日韩高清乱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 最新系列国产专区亚洲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你懂的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