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公司 > 正文

明治乳業戰略調整在華首推液態奶

2013-11-18 01:14:3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距此前宣布奶粉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不到1個月,亞洲最大乳制品企業明治乳業將在華推出新品類。

11月15日,明治乳業公司在華戰略重點轉移到市售型低溫牛奶和酸奶,將于12月推出新產品并首先在華東市場銷售。同時,公司還定下2020年度銷售額達到7億元的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明治乳業的低溫牛奶和酸奶新品并非從日本進口,而是由蘇州工廠生產,其價格比目前市面的產品貴約30%。以950ml鮮奶為例,其價格為20.8~22.8元,而其競爭對手光明乳業旗下優倍同等規格產品價格為16~18元。

對于定價,明治方面回應稱本身產品原料成本較高,并且公司產品目標群體是高端消費群體。明治方面的結論是,中國牛奶、酸奶產量正在持續增長,華東地區的市場購買力高、乳制品的購買金額在增加,購買單價也在上升。

實際上,牛奶與酸奶一直是明治乳業的核心板塊,去年公司該業務在日本市場占到其總銷售額的30%左右。此次針對新的液態奶業務,明治已經定下了2020年在中國市場7億元的銷售目標。

但此前明治乳業在中國沒有牛奶與酸奶業務,除了奶粉以外,知名度較高的是巧克力、冰淇淋等零食產品。就在上個月,明治乳業宣布暫時退出中國奶粉市場。

“明治放棄奶粉業務轉向液態奶業務,其實早就看到了這塊的巨大市場,明治乳業在國外就有這塊業務,比較有優勢。”一位乳制品分析師告訴記者。

乳業分析師宋亮此前表示,自2006年伊利、蒙牛分別推出金典和特侖蘇后,國內中高端液態奶市場蛋糕不斷擴大,功能性酸奶、含乳飲料、高品質白奶等產品銷售年均銷售額同比增長高達兩位數。“國產品牌占據著高達90%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企業享受到高端產品帶來的豐厚利潤,這一切也引起了外資投資中國液態奶市場的欲望。”

但是相比酸奶和常溫奶,在中國市場銷售的低溫奶并不多。之所以出現類似的情況,前述乳制品分析師表示,主要原因是低溫牛奶對奶源要求比較高,需要的運輸半徑比較短,國產乳企比外資乳企更有優勢。

對此,明治乳業蘇州公司總經理溝口勝久在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與公司合作的牧場僅限于河北省的一個牧場,“那今后考慮到生產量的增長,我們也在考慮和其他一些比較優質的牧場合作,所以目前我們還不能具體回答牧場的名稱和數量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狠狠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久 | 老鸭窝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日本天堂免费a | 在线一区十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