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5 01:01:29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昨日(11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315,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7個基點,突破前期最高點6.1333,再次刷新匯改以來新高。自11月12日以來,人民幣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上行。
“人民幣連續三日走高有三個原因:一是10月宏觀數據向好,外部機構看好中國經濟,進而帶動人民幣升值;二是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市場經濟的核心地位,讓市場對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的期待更高,而隨著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推進,人民幣匯率易升難降的概率加大;三是美聯儲主席候選人耶倫的言論讓市場認為近期退出QE的可能性減小,美元全球性走弱?!睎|莞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陳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他進一步強調,盡管人民幣升值不利于外貿出口,但有利于內需型經濟建設、經濟結構轉型、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際收支平衡,也有利于國內流動性,在央行既要保持流動性緊平衡又要保持一定貨幣政策空間的背景下,外生流動性可為國內市場提供必要支撐。此外,人民幣升值間接有利于國內金融市場改革。
此外,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彭向東指出,“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大,主要是因為境內利率持續走高,利差逐漸放寬,吸引了境外投資者的套利活動。從利率收益來看,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可能會延續下去,因為境內利率是5.6%左右,境外則低于這個數字,這樣一來就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間,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資者,所以,人民幣年底破‘6'也是有可能的。”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民幣年底破‘6’也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從之前人民幣破‘8’、破‘7’來看,我們的競爭力在下滑,貿易速度也在下滑。
她指出,人民幣的升值已不具有可持續性。人民幣對美元已連續升值了8年,其間大概只有半年時間處于不太明顯的貶值通道,同期世界經濟則經歷了兩輪上揚三輪下滑,一共5個波段。此外,人民幣在海外升值,在國內貶值的局面值得警惕,為保障中國經濟安全,要避免人民幣單邊升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