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4 01:23:1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一步加快,各大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已經成為其開發信貸領域的一片新“藍?!?,同時也是各銀行響應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華夏銀行著眼于平臺經濟發展趨勢,立足于小企業融資,依托互聯網技術,率先推出“平臺金融”業務模式。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末,公司平臺客戶已經達到194個,服務小微企業客戶超過7000戶。業務開展以來,累計交易超過17.5萬筆,交易金額68億元。
平臺金融業務模式
據了解,“平臺金融”模式以華夏銀行自主研發的支付融資系統為平臺,對接以中型客戶為主的平臺客戶財務或銷售管理系統、電子交易平臺、物流信息平臺,整合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將銀行金融服務嵌入企業日常經營全過程,為平臺客戶以及上、下游和周邊小企業客戶提供在線融資、現金管理、跨行支付、資金結算、資金監管等全方位服務功能,實現小企業金融服務模式的全面創新。
“平臺金融”業務模式融合大、中、小型企業個性化需求,主要優勢體現在為小企業提供在線申請貸款、放款、還款等電子化操作流程,隨借隨還、額度循環使用,突破了“信息不對稱”的局限性,緩解了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困境;為平臺客戶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擴大生產銷售網絡,推動產業集群化、電商化發展;關注并精確識別經營信息流,可根據企業不同的經營特點和資金需求周期,提供與之相匹配的融資服務,保證金融資源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多方面。
華夏銀行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平臺金融業務模式服務于平臺經濟業態,始終選擇以開放、合作的姿態尋求服務對象,具有更為廣泛的適用性和融合性。該項業務可廣泛服務于核心企業平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電商交易平臺、市場商圈平臺、園區合作平臺、擔保機構平臺、小額貸款公司平臺、商業保理機構平臺、社會團體合作平臺等九大平臺領域。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末,平臺客戶達到194個,服務小微企業客戶超過7000戶,覆蓋航空、通信、服裝加工、旅游、三農、鋼鐵制造、郵政快遞等二十余類主要行業。業務開展以來,累計交易超過17.5萬筆,交易金額68億元;累計放款超過1.7萬筆,平均每筆放款金額25萬元左右,每筆貸款的平均使用實際時間在52天,充分顯示出“平臺金融”所特有的“小、快、靈”優勢。
開啟旅游業“電商”時代
華夏銀行“平臺金融”業務模式對接國內首家旅游分銷平臺“八爪魚游”,突破了旅游行業小企業資金瓶頸,加速旅游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為旅游行業由“門店—散客”式傳統模式向“電商”模式的升級注入金融動力,將該平臺在旅游業中發揮的作用體現得淋漓盡致。
2012年1月,華夏銀行支付融資系統與八爪魚旅游平臺成功對接,通過整合八爪魚旅游與上下游代理商、供應商交易中的信息流、客流和資金流,根據訂單為供應商提供在線融資、結算等全方位金融服務。當旅游產品訂單形成后,信息傳送至華夏銀行支付融資系統。若供應商自有資金不足,可在線自助申請融資,銀行根據訂單信息向其發放貸款。業務操作均在網上進行,節約時間、成本。截至2013年9月末,華夏銀行平臺金融業務模式已經為421家八爪魚旅游供應商提供金融服務,貸款余額近3700萬元。
打造強大的現金管理工具
除便捷的在線融資外,“平臺金融”模式也為通信、租賃等資金流量龐大的行業提供了先進的資金管理工具。
在以代理商作為銷售主渠道的通信行業,各大運營商普遍面臨話費收集和管理難題,例如 “濟南聯通”下屬數百家代理商代收客戶話費后,將話費繳存至聯通賬戶,定期向“濟南聯通”上交話費匯總清單和話費繳款回單。華夏銀行支付融資系統與“濟南聯通”銷售管理系統對接,在代理商收取話費時,系統根據其賬戶余額情況,自動發起“支付”,將對應該筆話費的資金劃轉到聯通賬戶,然后代理商才能進行話費收取操作。
這一模式將代理商 “后付費”轉變為“預付費”,話費由延遲到賬轉變為即時到賬,減少了“濟南聯通”應收賬款;“濟南聯通”財務人員可通過信息系統完成對賬操作,提高了對賬效率和準確率。先進的資金管理功能有效解決通信行業收費難、對賬難,“濟南聯通”項目上線以來,已經服務于濟南市區988家聯通代理商,單日繳費業務量最高達到2.7萬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