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10-25 08:55:58
近日,阿里巴巴強勢入股天弘基金;百度攜手基金業大佬——華夏基金推出理財新品;招商銀行(600036)試水P2P;百度首度披露“百發“計劃。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中國傳統金融業格局已經發生改變。盡管P2P行業的大發展始終伴隨著兌付困難、卷款跑路等負面新聞的沖擊,但招行此番殺入P2P領域,也表明了其對該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
“招行進軍P2P行業,將使其代表銀行率先與傳統P2P網貸平臺進行‘激烈交火’。而銀行這一正規軍的加盟,也有望讓長期困擾P2P平臺的最大問題——監管缺失得以解決。”某業內人士指出。
P2P創新
助力金融改革
有統計數據顯示,小微企業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和50%的稅收,但95%的小微企業沒有與金融機構發生任何借貸關系。
小微企業融資難,普通大眾缺乏理財渠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日前,互聯網金融創新理財渠道有利網CEO——劉雁南在接受關于中國金融市場的影子銀行、民間融資的采訪時表示,由于有門檻存在,中國的普通投資者很難去投資信托,而股票、基金也有局限,所以他們面臨的問題是投資渠道的缺乏。
在我國, 金融的分業經營,造就了銀行的強勢地位。而銀行卻由于自身的行業壟斷,造成在資金回報和貸款發放上都陷入了相對的低效,加上傳統金融的集約方式與中小微企業的信息不對稱,使得傳統的金融業難以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支持。
由于傳統金融理財門檻高,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弱,P2P網絡借貸進行了模式的創新。作為互聯網時代金融的新形態,P2P網絡借貸實現了金融脫媒,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傳統的金融業務與互聯網,將“大數據”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和應用緊密結合,重構了商業模式與業務流程。為投資人尋找更高收益提供一個出路的同時,又為借款人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借款通道,給資金饑渴的小微企業及理財無門的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渠道。
P2P的金融創新,成為金融改革的助推器。它填補了資金供求市場的空白,彌補了傳統金融機構的缺陷,讓普惠金融這一愿景能夠得以實現。
P2P發展迅猛
平臺風控是關鍵
近期發布的《中國P2P信貸服務白皮書》數據顯示:2012年P2P行業交易額600億元左右;可統計的21家P2P平臺交易規模3年內增長81倍,借款人增加8倍,P2P機構數增長8倍。然而在一片繁榮景像背后,一些P2P網貸平臺也屢現倒閉、卷款等事件。
風控是金融機構的核心,在P2P領域也不例外。隨著整個P2P行業的蓬勃發展,如何把控風險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我國信用體系不完善,要保障投資者的利益,P2P平臺必須不斷在風控手段以及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目前有的P2P平臺就在商業模式上進行了創新。
沒有成熟的監管模式,面臨政策法律的不確定,這一向是P2P行業快速發展中的短板。對此,劉雁南表示,招商銀行試水P2P網貸業務,央行、銀監會及相關部門密集開展互聯網金融行業調研,這表明,P2P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各方的重視,也將有助于這一行業盡快獲得監管政策的支持,P2P的陽光化、互聯網金融規劃化即將到來。
原文:http://iof.hexun.com/2013-10-25/159055760.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