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0-24 14:06:51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揭曉了2013年全球商學院EMBA百強榜。昨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方面獲悉,該院首次參評便躋身全球百強,列在了第32位,成為本土中文EMBA之首。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EMBA最早經過中歐等國際合作項目登陸中國,直到2002年教育部才正式批準國內30家院校開設本土EMBA項目。盡管本土院校EMBA項目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截至今日,也已在國際商學院高手如林之地占得自己權威一席。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下簡稱FT)揭曉了2013年全球商學院EMBA百強榜。昨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方面獲悉,該院首次參評便躋身全球百強,列在了第32位,成為本土中文EMBA之首。同時,交大安泰與法國凱濟商學院(前馬賽商學院)合作項目的排名也從去年的48位上升至43位。《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今年同時進入榜單百強的本土大學自辦中文項目,還有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分列第38位和61位,在英文授課的項目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也作為佼佼者位列第10。
記者獲悉,FT每年的EMBA排名是全球公認的管理教育權威排名。據悉,FT全球EMBA排名根據兩套調查數據整理得出,共16項指標。自2001年起FT推出每年一次的全球商學院EMBA百強榜,在管理學思想創新、項目國際化程度、和學員職業生涯三大方面用二十項評價指標綜合評價全球商學院及其EMBA項目,以嚴苛的甄選標準確立了其在商學院教育領域內的權威性。
針對此次中國本土商學院交大安泰、復旦、人大三杰入百強的佳績,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院長周林教授表示,“交大安泰EMBA項目首次參排即入主FT百強是偶然中的必然,作為一所依托綜合性大學為背景的商學院,這是整體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現。”周林表示:“本土項目取得這樣的成績體現了學校辦學的綜合實力,我們都是很優秀的大學。”
記者注意到,此次交大安泰的參評成績表現為各項就業指標表現出色、國際化指標持續上升。這些成績背后,不免讓人注意起交大安泰的培育模式。對于本次交大安泰本土EMBA項目能取得挺進前40的原因分析,周林認為,首先是安泰高水平的科學研究為EMBA項目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撐。其次,安泰EMBA項目國際對標的課程設置、選聘的國際高水平師資、以及深受學員歡迎的北美和歐洲等國際課程模塊,將本土EMBA項目最大化地與國際化接軌。此外,在課程設計上,安泰堅持以培養學員的領導力為主線,圍繞領導力的識別、生成、拓展、鞏固、反思和應用來設置課程,并且開發了獨具特色的三大整合模塊,為學員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空。
公開資料顯示,自2002年,交大安泰被國家教育部首批獲準開辦EMBA項目以來,在十多年的辦學過程中,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成為國內首個得到三大國際權威認證(AACSB,AMBA和EQUIS)的商學院,2013年,率先通過中國高質量MBA認證。而這十一年間,安泰EMBA項目培養了3000多名產業精英及高級管理人才,校友遍布各行各業以及全國各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