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三名美國經濟學家獲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新華網 2013-10-15 09:30:05

昨日,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獲獎者是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馬、拉爾斯·彼得·漢森和羅伯特·席勒。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4日專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14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馬、拉爾斯·彼得·漢森和羅伯特·席勒,以表彰他們對資產價格所做的實證分析。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的評委們表示,“可預期性”是今年獲獎成就的核心。人們無法預測股票和債券在三五天內的價格,卻可以預測更長期例如在未來三年至五年內的走勢,這些看似矛盾卻又令人驚訝的發現,正是基于三位教授的研究貢獻。

評選委員會在當天發表的聲明中說,20世紀60年代起,法馬與幾位合作者證明了股票價格在短期內極難預測,新的信息總是快速影響股價。這一發現不僅對以后的研究產生重要影響,也改變了市場慣例,世界各地涌現出的指數基金便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席勒隨后發現,股價短期內雖然很難預測,長期走勢卻可以預測。而漢森則研究出一種統計方法,能夠適用于檢測資產定價的合理性。聲明說,獲獎者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們目前對資產價格認知的基礎。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現場解讀獲獎者研究成果后,席勒通過現場電話連線接受了媒體采訪。他說:“我從沒想到過會獲獎!因為有太多人值得獎勵。”

席勒說,自己之所以對金融著迷,是“因為它可改變人類的活動”。他表示很高興看到金融提升人類社會的福祉,同時自己和同事們的工作也得到了認可。“人類社會中一些最重要的活動都需要金融的支持,盡管其體系尚未完善,但我們正在修繕它,當然,這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秘書彼得·恩隆德對新華社記者說,獲獎者的研究理論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資產價格的波動。

法馬1939年生于波士頓,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因提出“有效市場假說”而聞名。漢森1952年出生,現任教芝加哥大學,他最主要的貢獻在于發現了經濟和金融研究中極為重要的廣義矩方法。席勒1946年出生于底特律,現為耶魯大學教授,他被視為新興凱恩斯學派成員之一。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獎金共計800萬瑞典克朗(約120萬美元),將由三名獲獎者平分。諾貝爾經濟學獎是今年揭曉的最后一個諾貝爾獎項。

原文鏈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0/14/c_125534583.htm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不卡的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天堂网 | 在线播放AⅤ免费播放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 同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