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7 00:48:5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昨日(9月26日),煤炭市場迎來重要的時刻:行業老大神華集團開始漲價了,這對于價格已經連跌了近一年的煤炭市場來說可謂迎來了曙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昨日上午的調價會之后,神華集團新一期的報價出臺,多煤種出現了每噸3元~5元的上漲。另有消息稱,中煤集團等幾家在北方港下水的煤炭企業也在同步提價。
神華集團被稱為市場風向標,山西汾渭能源咨詢動力煤分析師曾浩向記者表示,目前的跡象確實可以支撐煤炭市場反彈,至少“10月份上半月煤市的表現會穩中有漲。”
神華新一期報價上漲/
昨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業內人士獲悉,神華出臺的最新一期價格表顯示,5500大卡煤種延續2元/噸的跌幅和環渤海動力煤指數一致,5200大卡煤種報價與上周持平,其余煤種價格均上漲,漲幅為每噸3元~5元。另有消息稱,中煤等北方港口下水的煤炭企業也在同步提價。
神華集團的新一期報價出現了上漲,這個消息為煤市帶來了欣喜。因為神華、中煤等大煤炭企業自6月底以來,“拼跌”價格戰已經持續了近3個月,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已經跌了近一年時間。神華的報價之所以會引發關注,是因為煤炭行業老大報價出現上漲幾乎意味著煤市將要回暖。
曾浩稱,在最近兩周,動力煤市場上5000大卡和7000大卡的煤種已經出現了缺貨的現象,本周初在北方港口這些煤種脫銷,也即整個市場普遍缺貨。
“神華今天的漲價說明神華也出現了缺貨的現象,因為如果僅僅是神華之外的市場缺貨,那么神華可以繼續大量出貨,動力煤市場的漲價是難以維持的。如今神華也開始提價了,就說明供求的確開始改變了。”曾浩另外透露,前一段時間,市場上也出現過一段時間的缺貨,但是神華大量出貨導致價格沒有漲上去。
神華股份最新的半年報顯示,神華集團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煤炭企業和世界第五大礦業公司。神華2012年的原煤產量為4.56億噸,產量已經超過了中煤能源、大同煤礦集團和山東能源集團三家企業之和。
大煤企休戰市場回暖 /
從6月底至今的3個月內,神華、中煤等大企業上演了一場震撼整個煤市的“拼跌”價格戰,現在似乎宣告已經休戰。
曾浩表示,這場始于6月底的價格戰源于電廠庫存高企,而煤“確實銷不出去”。6月26日開始,由中煤能源挑頭神華集團緊跟,兩大集團出現了第一輪的煤價大幅下調,下調幅度近30元/噸,和此前每周1元~5元/噸的跌勢相比,可謂是“恐慌式”的慘跌,也引發了伊泰集團等大煤企的跟風。七八月份,幾乎一直是神華領跌,其他大集團跟進的態勢。
“神華大幅降價的兩個月,一部分蒙煤已經開始退出市場。”曾浩告訴記者,9月中旬山西煤也開始陸續退出市場。對神華和中煤集團而言,可謂是 “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戰果。”此后,市場供應量開始下降。
隨著國內煤企降價,進口煤優勢已不再明顯,8月份之后,國內煤對進口煤的擠出效應開始顯現,有信息顯示,9月份之后,進口煤已經開始減少。
曾浩向記者表示,因為8月份西南地區干旱,水電發電量減少,以及此前的高溫天氣導致整個市場對動力煤發電需求旺盛,8、9月份,電廠及港口煤炭庫存開始大幅消耗,9月份已經到了需求釋放的階段;另外北方地區的冬儲煤已經開始全面啟動,再加上大秦線將開始進行檢修,煤炭市場資源緊張的局面已經開始顯現。
“進口煤減少再加上蒙煤減少,另一方面需求上開始增多,就造成了現在的煤炭供應短缺的現象。”曾浩分析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