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9-19 00:27:3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群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今年上半年,信托規模成長迅速,但下半年至今遭遇成長瓶頸,種種限制已令信托規模徘徊在10萬億元以下很長一段時間,好日子似乎正在遠去。
作為信托產品傳統的絕對主力,地產信托也疲態顯露。“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房地產信托可能會出現流動性風險,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小開發商項目。”新奧基金總裁熊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道。
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第二季度末,房地產信托規模為8118.63億元,較2012年年底的6880.69億元增長不少,但資金流向占比已從9.85%降至9.12%,且呈現逐季回落趨勢,占比快速下降,預示著房地產信托的風險正在逐漸釋放。
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員廖鶴凱向記者表示,實際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應高于信托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部分開發商聯合信托公司發行“隱形”房地產信托逃避監管,以投資工商企業、股權質押、特定資產收益權、礦產、藝術品等進行包裝。部分房地產公司通過改變標的物和取消房地產信托名稱等方式,實現曲線融資。
除了資金流向占比下降,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在下降。“房地產信托收益率下降,緣于資金市場利率下降,開發商的資金鏈有所好轉。”廖鶴凱稱,“但樓市回暖,房價止跌回升也是重要因素,投資者對樓市的風險情緒有所好轉,開發商融資的風險溢價有所降低。”
逆勢之中,房地產基金卻異軍突起、風頭正勁,房地產信托丟失的城池正在被其蠶食。據用益信托工作室數據顯示,今年至今房地產信托平均期限為1.91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53%,而清科研究中心房地產基金研究室數據顯示,房地產基金存續期一般為3年,平均回報水平約在20%左右。由于收益率遠高于信托產品,房地產基金正在受到個人及機構投資者追捧。
中弘集團副總裁萬珺在“2013中國房地產基金高峰論壇”上表示,未來市場會經過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房地產基金會對現有的信托以及其他的融資方式起到很大的沖擊。當然,基金的風控措施遠沒有信托嚴密,這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