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6 01:02: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昨日(9月5日),三星發布了一款可與智能手機進行互連互通的智能手表GalaxyGear。與此同時,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都在加快對智能手表這種可穿戴設備的研發。
有電子行業分析師指出,可穿戴設備將引領科技行業的迅速變革,未來包括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基礎產業將為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爆發提供更好的生態環境。
作為“配件”推出
三星這款智能手表GalaxyGear,售價299美元,將于9月25日開始在140個國家和地區上市。
據了解,三星智能手表GalaxyGear配置有1.63英寸的AMOLED屏幕,采用單核800MHz處理器;該機采用金屬表面,共有六種顏色可選;并內置315毫安電池,預測續航時間為25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可穿戴設備的想像空間主要體現在其生態的獨立化,從而繼手機之后制造另一個入口級產品。而在時下的可穿戴設備領域,業內皆在翹首以待巨頭的介入,從而以巨頭的產業鏈整合能力推動可穿戴設備生態的獨立化探索,助推可穿戴設備行業的前行。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三星推出的這款智能手表仍作為配件的方式來試探市場,其只能通過藍牙4.0技術與手機相連,可配對產品目前只有三星剛發布的GalaxyNote3和GalaxyNote10.1平板電腦。
用 戶 使 用 一 個 名 為GearManager的應用,將智能手表與手機進行配對連接,然后這款手表就具備了打電話、發送語音短信、進行視頻通話以及消息推送等功能。
此外,這款手表還能實現很多原智能手機具備的功能,如計步器、語音助理、查看天氣等。
某證券公司一位長期跟蹤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分析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GalaxyGear以配件的方式投入市場,“多少讓人失望,但也在預料之中”。失望的是,可穿戴行業極需一位巨頭來帶頭激活其生態鏈的獨立化;預料之中則緣于目前的可穿戴行業,仍處于“看上去很美”的狀態,不管是消費習慣、技術等皆未完善。GalaxyGear的推出,更多體現了三星對可穿戴市場的試探和摸索,市場想像空間則相應減小了。
在三星發布新品的同時,著名芯片公司高通也發布了一款名為Toq的智能手表,該產品采用低能耗顯示技術Mirasol的彩色顯示屏,支持無線充電,續航為3~5天,預計售價為300美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子硬件設備商入場,外界普遍認為蘋果和谷歌也會推出智能手表,推動行業的研發速度進一步加快。根據瑞士信貸預計,未來2~3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式裝置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300億美元~500億美元。
海通:可穿戴設備明年爆發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可穿戴設備擁有很酷的極客氣質,但同時也被外界廣泛質疑。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推出的智能手表均缺乏殺手級應用,在功能上僅相當于一種微縮版的智能手機。
事實上,由于產業環境尚未健全,可穿戴設備領域還未形成能有效支撐創新的生態環境,但是包括無線充電、NFC(近場通訊)、藍牙4.0等技術,以及其他豐富的傳感器應用,正在給可穿戴設備打開巨大的想象空間。
以NFC技術為例,采用這種技術的可穿戴設備數據傳輸較快、安全性高、能耗低,未來可應用于銀行卡、公交卡、門禁卡、購物卡等。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基礎產業的發展,可穿戴設備與云端相連,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加數字化、便捷化。
根據海通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出具的一份報告,未來消費電子創新將進入從大到小的時代,并在消費電子以外的領域開拓創新。
“我們認為在下一個五年的技術創新中,智能終端將解決人們最基本的五個需求:娛樂、辦公、社交、教育和醫療,并實現需求融合。以藍牙無線傳輸技術為核心、以智能終端為載體,實現物聯網。而可穿戴設備是入口搶奪的前沿陣地,將在明年確定性爆發,并引動移動互聯網2.0時代。藍牙4.0的技術實現移動終端與傳統家電、汽車、工業設備、醫療設備、教育設備的互連互通,并通過物聯網形成大數據。”上述報告指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