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2 00:34: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8月3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協)發布了2012年交強險經營情況,2012年交強險經營虧損54億元,其中承保虧損83億,投資收益29億元,與2011年比起來減虧38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交強險自2006年7月1日起開始經營,至2012年底交強險累計虧損超過了200億元大關。
據了解,去年交強險正式向外資保險公司開放,從去年3月至今年6月30日,保監會先后已經批準了美亞保險、利寶保險等7家險企經營交強險業務。雖然首批亮相的兩家外資保險公司交強險報虧,但外資保險進軍交強險的熱情依然不減,今年7月底保監會批準中意財險經營交強險。同時,仍有部分外資保險公司在排隊等待保監會的批復,準備進軍交強險。
六年半虧損超200億元
此前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交強險制度實施以來,至2011年底已累計虧損高達173億元,加上2012年交強險經營再度虧損54億元,這意味著六年半以來,交強險累計經營虧損已超過200億大關,達227億元,
雖然交強險近年來連續虧損,但經營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數量卻有增無減。如2008年會計年度結束后,有26家財產保險公司經營交強險。2010年會計年度結束后,有33家財產保險公司經營該業務。2011年會計年度結束后,有36家財產保險公司經營該業務。在2012年允許外資經營交強險業務之后,有42家保險公司經營該業務,其中有15家財產險公司的交強險保費規模超過了15億元。
中保協的一位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2年與2011年相比,交強險出現減虧,主要是賠付率下降了一些,營業成本基本上持平,所以綜合成本率有所下降。他認為,具體原因有幾方面:一是因為去年那些出險率比較高的車(如掛車、營業客車等)保得相對少了一些,同時家庭自用車的比例高了一些,而家用車的賠付相對少了;二是治理酒駕之后,惡性事故相對少了;三是司法環境也有所改善,此外再加上道路安全方面的意識也有所提高,惡性事故相對有所減少,賠付率有所降低,所以減虧了一些。
對于交強險減虧的建議,上述人士表示,可否對交強險條例進行一些修改,然后看是不是要制定一些區域性的費率,因為有些地方賠付率比較高(如上海等地區),有些地方賠付率比較低,這樣不是很公平。另外,要明確交強險的經營模式,即明確交強險經營模式是商業化模式還是代辦模式,同時包括費率調整機制要完善等。
仍有部分外資險企等批復
去年3月底發布的 《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允許外資保險公司申請開辦交強險業務。據介紹,至2013年6月30日,共計審核批準美國利寶等7家外資保險公司取得交強險經營資格。
保監會認為,交強險對外資保險公司開放,進一步完善了交強險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引進吸收國外強制保險的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推動我國交強險經營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在此次中保協披露的42家經營交強險業務保險公司的交強險專題審計報告中包含兩家外資背景的交強險報告,即富邦財產保險公司和利寶保險公司。
據了解,富邦產險自2012年10月30日獲準經營交強險,據其交強險報告披露,該公司交強險業務的保費收入為322萬元,賠款合計為27萬元,經營費用為223萬元,經營虧損為196萬元;利寶保險自2012年9月5日獲批承辦機動車交強險業務,其保費收入為1688萬元,賠款合計為149萬元,經營費用合計為237萬元,經營虧損235萬元。
事實上,外資進入交強險領域一直備受關注,而且部分外資的熱情不減。
一位接近保監會而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現在大部分外資險企是可以做交強險了,目前還有部分外資公司在排隊等待批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