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前7月國企利潤增長7.6% 煤炭、交通行業降幅較大

2013-08-21 01:36:11

財政部稱,利潤增幅較大的行業,包括石化、房地產等行業,而煤炭、交通行業同比利潤增幅下降較大。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昨日(8月20日),財政部公布了今年前7個月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2955.8億元,同比增長7.6%。

財政部稱,利潤增幅較大的行業,包括石化、房地產等行業,而煤炭、交通行業同比利潤增幅下降較大,這也基本符合上半年經濟走勢,房地產欣欣向榮,煤炭行業出現普遍性虧損。

數據顯示,今年1~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56200.8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央企同比增長9.8%,地方國企同比增長12.1%,其營業總成本則分別增長10.2%和13.8%。

在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的利潤12955.8億元中,央企實現利潤9458.4億元,同比增長14.9%,地方國有企業3497.4億元,同比下降8.2%。

財政部稱,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電子行業、電力行業、石化行業、施工房地產行業等,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有色行業、化工行業、煤炭行業、交通行業等。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8月19日通報稱,今年前7個月全國煤炭產運銷均出現下降,前7個月全國煤炭產量21.3億噸,同比減少7800萬噸,下降3.5%;全國煤炭銷量20.7億噸,同比減少8400萬噸,下降3.9%。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行業的不景氣同時波及到鐵路運輸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前7個月,全國鐵路發送煤炭13.22億噸,同比減少1629萬噸,下降1.2%。

房地產行業則保持了熱度,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個,上漲的城市有69個,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為18.3%。

在經濟增長放緩、國家未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背景下,有業內人士指出,提高企業的資產證券化水平是國企必須邁出的步伐,只有提高證券化水平,其融資渠道才會更寬、經營才會更規范。

此外,地方政府為了穩增長,又出臺規模龐大的投資計劃,而投資資金的來源大多是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

財經評論員鈕文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以制造業為基礎的國家,不易過度發展債務融資,企業必須保持合理的資產負債比例,必須時時刻刻提防債務鏈條的堅實、完整,而這一切必須仰仗股權融資的充分,必須仰仗成長性預期帶給股票的溢價,才能使有限的股權形成可持續的融資支撐,“地方政府可以把自己的優質資產拿出來與市場交換股權資本,讓企業更多地擔當投資主體,從而增加中國經濟的主動性增長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小说少妇区图片 | 新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 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 | 日本免费一级a一片 | 亚洲小电影在线观看的网址 |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