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1 01:35:5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記者 王硯丹
繼光大證券后,同處上海的海通證券(600837,收盤價10.63元)也陷入了“烏龍”傳聞中。
昨日,“股改”老大難上海石化(600688,收盤價4.65元)和儀征化纖(600871,收盤價4.85元)復牌交易,均不設漲跌停限制。兩只股票分別以下跌40.17%和33.88%低開。其后,市場上開始盛傳由于沒有更新相關數據資料,導致海通證券的客戶無法賣出這兩只股票,直到9:40分交易才恢復正常。而這短短的十分鐘時間,上海石化創下當天最低點4.59元;儀征化纖則小幅沖高至全天最高點5.87元后急速下跌,9點40時已經跌至5.29元,下跌超過10%。
由于兩只股票的股改對價均為每10股支付5股,因此折算后,上海石化和儀征化纖停牌前價格分別為5.46元和5.65元。兩只股票在宣布股改停牌前均出現過一輪暴漲,但如果是在6月27日最后一個交易日搶進去的投資者,那么持有上海石化在昨日是沒有盈利的機會,而持有儀征化纖也只有在9:30~9:40之間有賺錢機會。隨后有海通證券的客戶抱怨因系統問題利潤瞬間化為泡影,更有投資者表示因無法及時賣出而出現虧損。
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尚未平息,這則海通證券的傳聞又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對此,海通證券前后不一的反應令人費解。
據中國網財經14時12分發布的消息稱,海通證券董秘金曉斌表示,目前海通證券數據部正在核查情況,待找到原因后將作出相關信息披露。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金曉斌電話時卻無人接聽。記者又與公司負責媒體部門有關人士聯系,得到的答復卻是:“公司中午聽到這則傳聞后就去核查了,交易系統一切正常。市場近期對這些事情太緊張了。”并且她表示,本來就沒有問題,所以公司也不會發布相關公告進行澄清。
值得一提的是,從交易所發布的盤后信息來看,機構是昨日拋售兩只股票的絕對主力。一家機構專用席位賣出上海石化2.68億元,占當天成交總額的30.11%;另一家機構席位賣出2063萬元。儀征化纖的賣出第一名也是一家機構專用席位,賣出金額高達1.48億元,在儀征化纖的成交總額中占比為38.64%。海通證券無論是營業部還是總部均未上榜。
受烏龍傳聞影響,昨日海通證券股價出現大跌。其A股股價下跌3.28%,僅次于光大證券。其H股股價則受到東南亞股市影響暴跌5.51%,報收于10.64港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