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00:59:5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來國際原料奶價格不斷上升,這對宣布降價的奶粉品牌影響幾何?
奶業專家宋亮昨日(7月3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奶粉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對公司利潤影響不大,因為原材料成本在產品成本的占比比較小。“而企業為了應對降價以及成本上升的影響可能會采取減少市場宣傳等方式來彌補相關的損失。”
記者拿到的最新價格變動數據顯示,7月5日,西歐市場脫脂奶粉和全脂的價格分別同比上漲48.25%、47.24%。而大西洋脫脂奶粉和全脂奶粉的價格分別同比上漲55.65%、64.41%。
宋亮告訴記者,我國進口原料奶主要來自于新西蘭市場,相對來講會比歐洲市場的價格低一點,但是總體上今年原料奶的價格比去年高一點。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原料奶的進口價格比去年同期貴差不多1萬元/噸,“但是現在乳企用的原料奶差不多是年初進貨的,當時價格并沒有這么高,預計到8月份原料奶的價格可能會跌到去年的水平,基本上對乳企的成本影響不大”。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產品降價、原材料漲價可能給公司的利潤率帶來一定的壓力。外媒援引達能首席財務官泰里斯的說法稱,降價將對該集團造成一些影響,但影響將是“可控的”,從根本上對中國市場的前景感到樂觀。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外資乳企內部人士昨日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公司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想辦法縮減支出,以此來壓縮產品成本,而對于奶粉企業來講最為直接的就是縮減市場推廣的成本。
記者注意到,國內奶粉品牌貝因美(002570,SZ)曾公告稱,公司2013年下半年將繼續強化內部費用控制、調整營銷策略、優化供應鏈消化降價帶來的壓力,價格調整不會對公司2013年整體業績產生顯著影響。
“對于乳企來講,提高利潤或者保利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縮減成本和提高價格,而在目前的情況下企業提價會比較謹慎,但是不排除會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等方法來爭取一定的利潤。”前述乳企內部人士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