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港股

每經網首頁 > 港股 > 正文

當代置業“地攤價”上市內地中小房企港股融資秋風漸緊

2013-07-15 00:55:19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葉燕婷 發自深圳    

每經實習記者 葉燕婷 發自深圳

上周五,當代置業(01107,HK)在港上市,由于每股發行價為1.49港元,為招股價下限,此次上市被業內稱為“地攤價招股”。

今年以來,中小型內地房企中,已有金輪天地、五洲國際以及當代置業等3家成功赴港上市,但募資形勢愈發嚴峻,從融資額度來看,三家房企中,無一融資量突破15億港元,同時當代置業以及五洲國際認購率不盡如人意,分別僅為12%和57%。

業內人士認為,內地中小房赴港上市意在擴寬融資渠道,但目前房地產公司債券價格已連續八周下跌,加上香港投資者已不看好“重資產、輕運營”的房產股,未來內地中小房產企業融資能力堪憂。

赴港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不難發現,今年已成功赴港上市的三家內地地產公司均為中小型房企。

據三家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無一家去年稅后凈利潤超過10億元人民幣,其中五洲國際2012年稅后利潤為三家之首,為7.53億元人民幣,而最為袖珍的金輪天地凈利潤僅1.99億元。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內地房企上市融資一直未“開閘”重啟,因而內地房企都很珍惜港股上市的“窗口期”,中小型房企更是如此。

然而,內地房企此番赴港之路并不算順利,6月龍光地產即傳出赴港IPO暫時擱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公告顯示,當代置業公開發售股票認購慘淡,按計劃,當代置業本次招股將全球發售4億新股,其中90%為國際配售,其余10%在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在1.49~2.36港元。而截至正式上市前一天 (7月11日),公開發售部分共接獲309份申請,認購率僅達12%,而國際配售初步獲輕微超額認購,最終融資凈額為5.45億港元。

當代置業銷售項目儲備不足現象突出,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急需補充土地儲備的當代置業來說,這筆錢仍然不足以支撐公司在一線城市拿地運作。

6月中旬上市的五洲國際融資情況稍好,共發行11.4億股,集資凈額13.28億港元,五洲國際最終的發行價格,比招股價格1.15港元的下限僅僅高0.07港元,公開發售部分認購率亦僅為為57%。

上市未必拓寬融資渠道

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存在低價上市的現象,但中小型房企苦于內地信貸成本過高的壓力,為拓寬融資渠道,仍愿意赴港上市。

五洲國際成功上市前,就飽受融資渠道限制之苦。其首席財務官陳思翰曾表示,由于規模限制,去年底至今年3月新增兩筆信托貸款,利率均超過10%,目前公司信托貸款占整體借貸不超30%。

盛富資本國際公司黃立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小房企赴港上市后,未必意味著融資渠道真正的拓寬,因為他們仍難以獲得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同時內地地產商“重資產、輕運營”的開發模式早已不被投資者看好。

此外,房地產債券市場的急轉直下或再為中小房企發債融資蒙上陰影。

7月10日,有外媒報道稱,房地產公司債券價格已連續八周下跌,主要是受到投資者拋售新興市場債券以及中國房地產市場相關擔憂的雙重打擊。報道指出,這標志著房地產企業債券命運的逆轉,雖然在今年上半年早期,債券還很受投資者歡迎。

根據德意志銀行的一項追蹤78只中國房地產公司債券的指數顯示,房地產公司債價格在5月中旬開始下跌,平均收益率從7%升至9.3%。同時,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開發商股票也同樣陷入困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實習記者葉燕婷發自深圳 上周五,當代置業(01107,HK)在港上市,由于每股發行價為1.49港元,為招股價下限,此次上市被業內稱為“地攤價招股”。 今年以來,中小型內地房企中,已有金輪天地、五洲國際以及當代置業等3家成功赴港上市,但募資形勢愈發嚴峻,從融資額度來看,三家房企中,無一融資量突破15億港元,同時當代置業以及五洲國際認購率不盡如人意,分別僅為12%和57%。 業內人士認為,內地中小房赴港上市意在擴寬融資渠道,但目前房地產公司債券價格已連續八周下跌,加上香港投資者已不看好“重資產、輕運營”的房產股,未來內地中小房產企業融資能力堪憂。 赴港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不難發現,今年已成功赴港上市的三家內地地產公司均為中小型房企。 據三家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無一家去年稅后凈利潤超過10億元人民幣,其中五洲國際2012年稅后利潤為三家之首,為7.53億元人民幣,而最為袖珍的金輪天地凈利潤僅1.99億元。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內地房企上市融資一直未“開閘”重啟,因而內地房企都很珍惜港股上市的“窗口期”,中小型房企更是如此。 然而,內地房企此番赴港之路并不算順利,6月龍光地產即傳出赴港IPO暫時擱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公告顯示,當代置業公開發售股票認購慘淡,按計劃,當代置業本次招股將全球發售4億新股,其中90%為國際配售,其余10%在香港公開發售,招股價在1.49~2.36港元。而截至正式上市前一天(7月11日),公開發售部分共接獲309份申請,認購率僅達12%,而國際配售初步獲輕微超額認購,最終融資凈額為5.45億港元。 當代置業銷售項目儲備不足現象突出,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急需補充土地儲備的當代置業來說,這筆錢仍然不足以支撐公司在一線城市拿地運作。 6月中旬上市的五洲國際融資情況稍好,共發行11.4億股,集資凈額13.28億港元,五洲國際最終的發行價格,比招股價格1.15港元的下限僅僅高0.07港元,公開發售部分認購率亦僅為為57%。 上市未必拓寬融資渠道 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存在低價上市的現象,但中小型房企苦于內地信貸成本過高的壓力,為拓寬融資渠道,仍愿意赴港上市。 五洲國際成功上市前,就飽受融資渠道限制之苦。其首席財務官陳思翰曾表示,由于規模限制,去年底至今年3月新增兩筆信托貸款,利率均超過10%,目前公司信托貸款占整體借貸不超30%。 盛富資本國際公司黃立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小房企赴港上市后,未必意味著融資渠道真正的拓寬,因為他們仍難以獲得國際評級機構的認可,同時內地地產商“重資產、輕運營”的開發模式早已不被投資者看好。 此外,房地產債券市場的急轉直下或再為中小房企發債融資蒙上陰影。 7月10日,有外媒報道稱,房地產公司債券價格已連續八周下跌,主要是受到投資者拋售新興市場債券以及中國房地產市場相關擔憂的雙重打擊。報道指出,這標志著房地產企業債券命運的逆轉,雖然在今年上半年早期,債券還很受投資者歡迎。 根據德意志銀行的一項追蹤78只中國房地產公司債券的指數顯示,房地產公司債價格在5月中旬開始下跌,平均收益率從7%升至9.3%。同時,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開發商股票也同樣陷入困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9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 性色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