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 00:48:39
地方政府、酒企仍然不斷上馬白酒工業園或新增產能,其中貴州茅臺等一線酒企的高速擴張更是令人矚目,這些項目涉嫌違規嗎?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古井貢酒業被指圈地千畝違規擴產的消息,酒企、地方政府、國家相關部門的博弈再次浮出水面。早在2005年前后,國家就已將白酒生產線、酒精生產線(燃料乙醇項目除外)列為限制類目錄,禁止投資,白酒生產線也被列入“禁止用地項目目錄”。然而,地方政府、酒企仍然不斷上馬白酒工業園或新增產能,其中貴州茅臺等一線酒企的高速擴張更是令人矚目,這些項目涉嫌違規嗎?
昨日(7月2日),貴州茅臺董秘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相關項目獲得了相關部門的批準,相關的證件也已辦理。貴州國土資源廳工作人員也表示,對政策涉及禁止的項目不立項。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茅臺等一線酒企近年來不斷擴大產能,與國家對于產業的相關政策有一些相悖。白酒行業專家楊承平向記者表示,從全國和行業的角度,不能有太大的產能擴張,國家相關部門應對圈地用于白酒生產和新增產能的批復進行有效限制。
茅臺否認違規擴產/
早在2005年,國家發改委就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05年本)》以及后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將白酒生產線、酒精生產線 (燃料乙醇項目除外)列為限制類目錄,禁止投資。
此外,在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中,均將白酒生產線列入其中,凡列入“禁止用地目錄”的建設項目或者采用所列工藝技術、裝備的建設項目,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投資管理部門一律不得辦理相關手續;違反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的,要依法追究有關部門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白酒行業專家、北京圣雄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創始人鄒文武指出,當初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上述政策的初衷和原因,一是行業已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二是白酒作為受限制的消費品,三是白酒產業是高能耗的,主要是對糧食的消耗。
而近幾年隨著白酒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擴張,酒企不斷擴大產能。其中,貴州茅臺近年來不斷新增產能,直指2017年實現千億銷售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貴州茅臺的 “十一五”發展規劃,公司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每年投資建設2000噸酒的生產能力,并計劃在“十二五”末產能躍升至4萬噸。
因此,近幾年貴州茅臺不斷加大投資新增產能。2011年8月底,公司公告稱將投資10.19億元實施“十二五”萬噸茅臺酒工程第二期 (2012年)新增2500噸茅臺酒技術改造項目。2012年11月27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將投資63億元新建七大項目,項目建成之后將分別增加茅臺酒和系列酒年產能9800噸和7806噸。
2013年,茅臺還將進一步加大對茅臺酒和系列產品技改項目及配套設施、道路工程及科研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和投入。“預計2013年所需基本建設資金約82.98億元。”茅臺2012年年報顯示。
茅臺不斷擴產,是否與國家產業政策背道而馳呢?相關項目是否已取得相應許可證呢?
“我們的相關項目,獲得了相關部門的批準,相關證件也已辦理。”昨日,貴州茅臺董秘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通過新增項目、發展產能,是從自身發展的角度考慮,來滿足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對于項目的批復,他們是按照國土部的相關要求,對政策涉及禁止的項目不立項。
然而,即便項目并不違規,海通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高級分析師趙勇向記者表示,包括茅臺等一線酒企近年來不斷擴大產能,也與國家的對于產業的相關政策有一些相悖。
央、地博弈仍在繼續/
雖然相關政策已出臺多年、且不斷被重申,但地方政府、酒企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斷上馬白酒工業園或新增產能。近期,就先后有山西汾陽、貴州習水違規圈地建白酒工業園,古井貢酒等酒企被曝出違規圈地建白酒生產線的消息傳出。
對于不斷有地方政府被曝違規建設白酒工業園,鄒文武指出,從地方政府的角度,更多投資進入白酒產業是一項好事,因為從目前來看,白酒行業的稅收等較穩定,相較能源等其他產業也有一定有優勢,進而就此與中央相關政策進行博弈。
白酒行業專家鐵犁則表示,現在國家對于白酒產業的限制,主要是三個方面內容,一是不新批許可證,二是不允許“三無”企業繼續存在,三是鼓勵名酒企的發展,擴大行業集中度。
針對這一限制更多指向小酒企,白酒行業專家趙義祥也表示了認同,“限制更多是針對小酒廠,限制它們新上生產線,地方政府更扶持大企業,這也是市場洗牌的需要。”
限制小企業,行業資源和發展將更多向品牌企業集中,加速行業洗牌。然而,在如今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明顯的態勢下,品牌酒企逆勢擴產,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前幾年,市場發展好,一線酒企增加產能,擴張市場,但實際上,現在‘三公’消費被限,政務、商務消費較弱,行業的真實消費力如何呢?已經沒有以前那么‘瘋狂’了,行業雖有剛性需求,但量并沒有企業所預期的那么大。”鄒文武指出。
昨日,楊承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希望以更大的產能獲取更多的稅收收益,以及酒企擴產都無可厚非。“但站在全國和全行業的角度,就不能有太大的產能擴張,國家相關部門應對圈地用于白酒生產和新增產能的批復進行有效限制,從而保護好白酒產地及當地居民的一些利益。”楊承平指出。
“企業和地方政府關系比較好,地方政府也愿意給地,對于擴產,酒企總能有一些辦法來解決。”趙勇說。
貴州茅臺近年擴產情況
·2011年8月,宣布投資10.19億元實施新增2500噸茅臺酒技術改造項目。
·2012年11月,宣布投資63億元新建項目,建成之后將分別增加茅臺酒和系列酒年產能9800噸和7806噸。
·2013年,預計全年投資82.98億元,進一步加大對茅臺酒和系列產品技改項目及配套設施、道路工程及科研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和投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