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中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常態

2013-06-27 00:36:2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群 發自北京

“三季度全球經濟復蘇或將仍呈分化之勢,但與二季度經濟形勢頗不相同的是,新興經濟體將從全球經濟復蘇的最重要拉動力量,轉變成資本外逃和貨幣競爭性貶值的主體”,6月26日,中國銀行發布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

受制于需求減弱、政策調控等因素影響,二季度我國GDP增長將在7.6%附近,低于一季度的7.7%,預計三季度有望實現7.8%左右增幅。

國際金融市場問題專家趙慶明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維持升值走勢,沒有貶值可能性”。

對于當前Shibor高企,中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不會影響到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融資難并不能單純依靠央行降息,而在于規范影子銀行。

“三季度全球資金可能繼續從新興經濟體撤出,市場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的上升及美元指數的走強可能使資金重新回流至美國,新興經濟體流動性短期將面臨巨大壓力,或引發貨幣貶值預期。而未來影響金融市場的主要因素是政策,美聯儲對于推出量化寬松計劃的態度最為關鍵。”上述《報告》稱。

“全球資金重新布局,新興市場國家面臨潛在風險。”中行研究員表示,新興經濟體強勁的信貸增長和低利率環境加重了金融失衡,積累潛在風險,而資本外逃和貨幣競爭性貶值將挑戰“雙赤字”和開放型新興經濟體幣值穩定,甚至可能出現大幅貶值帶來的支付困難。

今年以來,人民幣顯著升值,年初至今升值幅度已經迫近2%。同時,升值壓力依然強勁。

中國銀行認為,目前人民幣并不具備持續升值的基礎,本輪人民幣快速升勢可能已接近尾聲。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已放緩,貿易順差也會減小;另一方面,由美國主導的全球量化寬松政策未來可能收緊,境內外的套利空間將會收窄。同時,因監管機構加大對熱錢的打擊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人民幣整體升值預期。

“就未來走勢而言,目前我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重已降至2.5%左右,這標志著人民幣匯率基本達到了均衡水平,并不存在長期持續升值的基礎。綜合我國經濟基本面考慮,未來人民幣雙邊波動仍是大概率事件。”上述《報告》稱。

當前實體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銀行間資金緊張,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市場有降息預期和訴求。

中國銀行認為,近期房地產投資熱度不減,一線城市 “地王”頻出,地產價格持續上漲壓力較大,制約了央行降息的空間,預計三季度法定存貸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