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01:24:4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郭榮村 發自廣州
每經記者 郭榮村 發自廣州
多家LED企業最近表示,從今年一季度開始,訂單慢慢增多,行業復蘇明顯,此前分析人士預測的倒閉潮并未出現。與之相映襯的是,據廣州國際照明展主辦方介紹,6月9日~11日,共有2600多家企業參加了展會,參展企業數量比上年略少,但展覽面積增加了5%。
廣州國際照明展創辦人、廣東光亞照明研究院院長潘文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LED行業現在還是高燒不退,不斷有小企業跳進來。
行業復蘇是最直接的原因。萬潤科技副總裁潘汝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事實上,行業的恢復發展今年已經開始。在深圳做了好幾年LED銀光粉生意的李瑋,今年3月份投入50萬元,正式成立了深圳市瑞旺半導體有限公司。在他看來,這個行業肯定會越來越好。
行業門檻較低則是LED“發燒”的另外一個原因。記者曾經在中山古鎮調查了解到,在LED下游應用領域,零部件已經模塊化,企業采購標準配件,只需簡單焊接即可組裝成LED燈具。
工商資料顯示,有些參展企業在今年初才成立,注冊資本不過10萬元,就敢自稱LED領跑者。
雖然眾多企業依舊在 “狂歡”,但危險也許就是一個轉身的距離。
“其實LED并沒有那么美好。”潘文波說,LED產業未來的前景可能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是個災難。他說,有些小廠就雇幾個人,采購各種低端組件回去就可以生產LED產品。
雷士照明前副總裁徐風云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毫不客氣地說,LED產能嚴重過剩,這個行業肯定會步光伏的后塵。
“現在很多LED企業為了搶市場份額,都忘了LED產品本身應該的價格是多少。”潘文波說,惡性競爭之下,讓LED照明更難推廣,形成惡性循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