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3-06-10 10:19:44
為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是必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機制,二是必須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三是必須建立經濟社會發展的包容機制。
蔡洪濱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是提高社會流動性,防止社會階層固化。對許多國家的研究表明,社會流動性越高的國家,其長期經濟增長速度就越高。典型的例子就是歐洲國家的高社會流動性帶來了經濟的高增長,而拉美國家的低增長速度在相當程度上源于其過低的社會流動性。社會流動性的下降,正是拉美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我國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逆轉社會流動性下降的趨勢。
孫學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我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道路上面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挑戰。面對新的挑戰,需要探尋新的發展模式。新的發展模式的關鍵要素應該包括: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戰略,以創新為中心的產業結構調整戰略,以消費為中心的內需拉動戰略,以農民工市民化為中心的城鎮化戰略,以內外平衡為中心的對外經濟戰略,資源節約和環境可持續戰略。要推動我國經濟向這一新的發展模式轉型,需要進一步推進重點領域的改革。
鄭秉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國與拉美國家相比盡管有一些優勢,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面臨很多風險,如果處理不當,每一個風險都有可能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出現問題。吸取拉美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教訓,一是要抓住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機遇;二是要理順財產制度,實現包容性增長;三是要保持福利水平提高與經濟增長同步;四是要保持城鎮化與經濟發展同步;五是要警惕民粹主義;六是金融改革要慎之又慎。(本報記者葉帆整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