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1 01:34:1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5月29日上交所公告顯示,上交所計劃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即ETF)的融資余額 (或融券余量)權限進一步放寬,從之前的25%放大至75%,新規將于6月3日起執行。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主要是融資融券業務快速壯大的結果,是內生增長所致,但這一放寬暫不會涉及個股標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的規定,此前單只標的證券的融資余額(或融券余量)達到其上市可流通市值(或上市可流通量)的25%時,上交所就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暫停其融資買入(或融券賣出)。此次對于ETF的放寬力度著實有點大。
就目前來看,上交所的ETF有7只,分別為治理ETF(510010,收盤價0.700元)、50ETF(510050,收盤價1.855元)、180ETF(510180,收盤價0.57元)、300ETF(510300,收盤價2.635元)、華夏300(510330,收盤價2.644元)、500ETF(510500,收盤價1.080元)和紅利ETF(510880,收盤價1.984元)。截至5月29日,上述ETF融資余額分別為1983.28萬元、30.56億元、8.41億元、331.22億元、3.52億元、31.76萬元和9259.68萬元。
“這個應該是內生增長所致”,上海某券商跟蹤兩融業務的研究員告訴記者,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快速成長,融資余額也升至2000億元之多,因此放寬上限是業務自然成長的結果。
那么,在放寬ETF兩融上限之后,是否會延伸到個股標的呢?“至少現在不會”,上述研究員表示,多數兩融標的股融資余額規模尚在總市值5%以內的水平,因此目前也并沒有放寬上限的需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