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2 01:14: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昨日(5月21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911,較前一交易日大漲87個基點。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人民幣升值與中國經濟以及市場狀態、規律都不相符。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上漲出現了明顯走勢。去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2855,而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創出新高點6.1911,人民幣今年對美元中間價已累計升值944個基點,而去年全年僅升值146個基點。
經濟學家、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保持明顯單邊升值的趨勢。
周春生表示,現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采取貨幣寬松,釋放了流動性,中國就成了這些流動性海外資金尋求投資、回報的一個地區;而海外由于貨幣政策寬松,利率很低,美國、日本、中國香港利率非常低,內地存款、貸款利率都非常高,包括理財產品回報率遠遠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從最近央行提供的數據來看,外匯占款增長比較明顯,熱錢流入中國的跡象比較明顯,因此,人民幣升值的趨勢還會延續。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民幣會繼續升值下去,起碼今年內不存在貶值的可能,整個一年升值3%~5%應無問題,最終預測在6.0左右。
周春生也認為人民幣的底線是6.0左右,“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中國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比世界其他經濟體壓力還大,所以從購買力角度來看,人民幣升值短時間內還會繼續,但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也不大。”
美國從2008年開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而美元在全球中匯率體系中震蕩較大,人民幣在2010年到2012年整體是升值走勢,去年上半年出現微貶,但全年以升值為主。
據了解,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周三赴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出席作證,專家認為可以從中尋找美聯儲今年將削減量化寬松規模的相關跡象。
周春生表示,美聯儲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指標:一是美國失業率,二美國通貨膨脹率,兼顧經濟增長指標。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經濟趨于穩定,但失業率還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當前通貨膨脹壓力不大,所以美國不會進一步放大寬松政策,會逐漸放慢流動性擴張的速度。
周春生認為,美國的政策力度會逐漸減弱,QE今年年底有可能停止,美國如果結束QE,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壓力也會有所減少。
趙慶明則表示,人民幣現在很難采取貶值,如果人民幣貶值可能會遭其他國家非議,甚至會引起亞洲的貨幣戰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