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5 01:37:3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昨日 (5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東風汽車公司獲悉,該公司與福汽集團將于5月16日在福州正式簽署戰略重組協議,屆時將公布具體的合作細節。據記者了解,東風汽車公司將整合福汽集團旗下的乘用車業務,但不涉及商用車板塊。
“我們會在周四(16日)正式公布具體細節。”東風汽車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昨日東風汽車(600006,SH)停牌,原因是“東風汽車未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此次雙方重組的范圍涉及福汽集團旗下的乘用車業務,包括東南汽車和新上馬的新龍馬微車項目,都將納入雙方合作之列,而廈門金龍客車和福建奔馳等商用車公司將不在此次重組之列。
自去年5月以來,有關東風汽車公司整合福汽集團的傳聞一直不絕于耳,但是遲遲難以落地。去年8月,福汽集團旗下的新龍馬汽車突然獲得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一紙批文,核準其跨產品類別生產微型客車和發動機項目。有傳聞稱,該生產資質的獲批來自東風的幫助,同時也是福建政府“許可”東風重組福汽的重要條件。
此后,有關東風汽車公司重組福汽的消息再次甚囂塵上。有媒體報道,東風汽車公司與福汽集團已經就重組方式、股權比例以及組織機構形式等問題進行具體商談,并計劃于去年年末簽約,然而這一簽約儀式并未如約而至。去年12月,東風汽車還特別發出澄清公告,稱“公司目前無任何包括上述傳聞所述內容在內的重大重組事項,不存在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業內人士分析,福汽集團中復雜的股權關系與雙方重組的模式,是兩家公司遲遲難以達成合作的主要原因。如何厘清諸多的股權關系以及協調好各方的利益,將是此次重組面對的最大挑戰。
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向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對于福汽而言,短板仍在于乘用車業務,“福汽內部的股權關系也較為復雜,整合很難一步到位”。他認為,東風汽車或先整合福汽較為弱勢的乘用車業務,再慢慢進行深入合作。
“東風商用車體系本來就頗為龐大,而福汽集團旗下的廈門金龍在客車行業也位居前列,是福汽集團的優勢資產,因此這方面沒必要進行整合。”鐘師認為,對于福建奔馳方面,也同樣是福建嫁接跨國公司戴姆勒集團的優勢合作項目。
有觀點稱,無論按哪一種方案進行重組,對于東風汽車公司而言,都是其首推的“大自主”戰略的強勢補充。而福汽集團所在的福建省,將成為東風繼廣東之后的又一南方戰略基地,借助福建這一具有地緣意義的生產基地,將對于東風汽車公司推進與臺灣“中華汽車”的合作,以及出口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根據東風汽車公司的中期事業規劃,到2016年,東風汽車自主品牌包括商用車和乘用車銷量要達到300萬輛,出口將達到30萬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