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05-11 10:32:35
這一輪進入中國的熱錢與以往大舉挺進股市、樓市不同,現在沒有明顯跡象更沒有確切證據表明,這一輪熱錢進入了中國的股市、樓市,那么,這些熱錢來自哪里?規模有多大?又流向何處?何時會撤退?
原標題:萬億元熱錢魅影閃現五專家解讀四謎團
熱錢,就是一個難解的達芬克斯之謎。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投機資金加速涌入中國的壓力下,5月5日,外匯局出臺了《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旨在加強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防范外匯收支風險,緩解熱錢流入的壓力。此舉被解讀為監管部門出手“圍剿”跨境套利資本的舉措。
這一輪進入中國的熱錢與以往大舉挺進股市、樓市不同,現在沒有明顯跡象更沒有確切證據表明,這一輪熱錢進入了中國的股市、樓市,那么,這些熱錢來自哪里?規模有多大?又流向何處?何時會撤退?為此,我們邀請了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分析師李志強、瑞穗證劵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廣東社科院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就上述問題闡述了各自的獨到觀點。
人民幣匯率迭創新高
熱錢涌入壓力持續加大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新高仍在不斷刷新。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925元,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55個基點,連續創匯改以來新高。就在上一個交易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6.1980元,大幅升值103個基點,首次突破了6.2關口。與此同時,5月9日人民幣對港幣中間價達0.79806元,繼上一交易日首次突破0.8元之后,再創新高。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趨勢強勁。尤其是4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有10個交易日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升值達749個基點。而2012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僅升值146個基點。
人民幣匯率屢創新高的同時,另一項重要的相關數據也在攀升。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匯占款余額約為27.068萬億元,其中3月份新增外匯占款2363億元。加上2月份的2954.26億元和1月份的6836.59億元,我國一季度新增外匯占款達12154億元,創歷史新高。并且,數據顯示外匯占款已連續4個月增加,業內人士認為這表明熱錢正加速持續流入中國。
澳新銀行發布的研報分析,由金融套利驅使的熱錢流入,對中國貨幣政策帶來挑戰。大量熱錢流入也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了壓力,因此政策制定者應該會對貿易狀況有更加準確的了解。交通銀行[0.21%資金研報]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去年底至今,熱錢流入的增速和增量都在加大,這可以看作是熱錢流入的第一個階段,預計接下來流入的速度有所放緩,但整體趨勢一定是凈流入,不會出現凈流出的狀況。
在此背景下,國家外匯管理局也剛剛發布了防范熱錢的有關通知,要求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防范跨境資金流動風險。一場阻擊熱錢的戰斗剛剛拉開序幕。
熱錢來自哪里?
貿易和外商投資兩大渠道
由于中國實行資本項目高度管制制度,境外資金進入中國的合法合理渠道是QFII和RQFII,但這部分資金規模有限額,是可控的,而進入中國的大部分熱錢是通過其他灰色途徑,主要包括外貿渠道中的虛報進出口商品價格、外商直接投資的虛假出資和虛報虧損、海外匯款等。
根據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境外資金在我國大陸異常流動研究》課題組的跟蹤,目前熱錢流入我國多達近百種途徑,但不同時期各類渠道流量規模的變化不定,主要是根據各自環境的變化導致各類渠道流動成本的變化而變化。
熱錢領域研究專家、廣東社科院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表示,國際熱錢要進入中國內地,通常會以中國香港作為中轉站,通過中國香港的相關媒介和渠道,安全、便利地進入內地。他認為,不少國際熱錢不便于直接進入中國內地,于是就以中國香港為套利市場,但在巨資囤積中國香港的引領下,其他中國香港資金會自動進入內地獲取更大的利潤。以今年第一季度為例,貿易渠道就出現了井噴現象,外商投資渠道也出現了過去幾年來不一樣的變化。
近幾個月,通過偽裝在正常的貨物貿易下,企業的套利行為規避了更嚴格的資本項目監管,造成外貿數據(尤其是保稅區數據)虛高。瑞銀估計,外貿數據,尤其是出口增速一季度虛增了6-8個百分點,這也增強了外匯流入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已經公布的一季度外貿數據的異常似乎也對熱錢借道中國香港流入內地提供了佐證。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內地對我國香港、臺灣的出口分別同比增長92.9%和44.9%,如此規模的進出量歷史上較為罕見。一季度內地和我國香港雙邊貿易總值為1098.8億美元,大幅增長了71.2%,占內地外貿總值的11.3%,躍升為中國大陸一季度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同時,一季度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貨物貿易量達到1146億美元,增長了1.3倍。
另外,中國海關4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的出口額為182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進口額為1830.74美元,同比增長了14.1%。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下滑了6.5%,低于上月的15.7%;對歐盟出口下滑了14.0%,低于上月的16.5%;但內地對中國香港的出口則增長了92.9%,這是自1995年3月以來的最高同比增速。
黎友煥對本報記者表示,“貿易渠道歷來就是熱錢跨境流動的重要渠道,最近的外貿情況表明,熱錢加大了從貿易渠道的方式進行流動。3月出口數據存在虛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境外資金的流入通過了貿易渠道,同時迎合了地方政府造假外貿的需求,促使了出口數據的高居現象。”
瑞穗證劵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當前,不僅外匯占款增加,2、3月份出口數據高于市場預期,也說明了資本流入的局面。因為這兩個月,中國對各區域出口差異卻十分巨大,如對中國香港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出口仍舊異常高,而對其他地區,包括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卻非常令人失望。
通過觀察,沈建光發現部分企業存在同一批貨反復通過香港進出口的現象,而這正是掩蓋了資金流入國內的目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