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勿用收費方式扼殺微信

2013-04-02 01:08:08

通信運營商利用自己對市場的支配地位,自己不創新,而向創新出微信產品的OTT公司以及用戶額外收取費用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勢必造成“多輸”結果。

◎余豐慧

運營商即將向微信收費的信號正日趨密集。3月31日,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工信部已經要求運營商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提交工信部。同日,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在參加IT領袖峰會時表示,“今天的免費是為了明天的收費”。看來,微信收費一說并非空穴來風。

依筆者之見,微信收費特別是向一般用戶收費的話,可能使得這項互聯網上僅次于微博的創新被扼殺在發展初期,最終帶來通信運營商和微信等OTT們雙輸的結果。不僅如此,用戶也是輸家,最終是“三輸”局面。

微信受到用戶青睞,發展如此火爆的最大優勢在于:僅需支付上網流量費用,就可以完成通話、視頻的所有功能。這是接受新事物較快的年輕人熱衷微信的主要緣故。

如果通信運營商向微信等OTT公司收費,而OTT公司再向普通用戶收費從而轉嫁成本,那么,可以預計許多普通用戶將棄微信而去。現在不是沒有替代性產品,用戶可能被收費逼走而轉向替代性產品。

如果微信用戶被收費逼走的話,那么,損失最大的是通信運營商和微信等OTT公司。微信的幾何級數爆發給通信運營商和OTT公司業務發展貢獻良多。這使得通信運營商流量劇增,流量越大通信運營商收入越高、效益越好。微信的大發展使得OTT公司增值業務大幅度提高。如果一個收費導致微信用戶銳減,那么,通信運營商的流量將會大幅度減少,效益必將下降;OTT公司增值業務將受到影響。而更加重要的是,微信收費無疑會扼殺中國在互聯網上的這一偉大創新。

三大通信運營商利用其對市場的支配地位,一方面攫取暴利,另一方面拒絕創新甚至扼殺創新。他們利用其控制市場的優勢,可以輕而易舉獲取暴利,因此,根本沒有創新動力和壓力。通信運營商提供的是流量,對流量“產品”已經收取費用,為何還要對微信用戶收費呢?打一個不太貼切的比喻:就像電力公司給用戶提供了電力,用戶支付了電費,而用戶利用電力做“生意”賺了大錢,電力公司眼紅了,也要對賺錢生意額外收費?這不是豈有此理嗎?

通信運營商利用自己對市場的支配地位,自己不創新,而向創新出微信產品的OTT公司以及用戶額外收取費用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勢必造成“多輸”結果。工信部不能支持這種 “無理取鬧”的收費。有本事,通信運營商也創造出類似微信或者比微信更加受用戶青睞的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久久精品79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