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1 01:00: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2013年,在一汽-大眾公布了150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之后,上海通用做出調整,認為此前145萬輛的銷量目標過于保守,反映出上海通用力保年度銷售冠軍的愿望。
按照上海通用總經理葉永明的說法,今年上海通用改革仍將繼續,通用和雪佛蘭品牌基本沒有全新車型引入,依靠新車拉動銷量的重任落在了凱迪拉克品牌身上。然而,這個中國市場曾經的二線豪華車品牌,在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積淀均有所欠缺情況下,能否完成這一任務,仍是個未知數。
“面對中國車市進入微增長時代,上海通用進入改革深水區,上海通用的銷量也將步入微增長階段。”葉永民坦言。
新年銷售目標待揭曉
在2012年還未結束之時,葉永民就迫不及待地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了這一年的銷售情況,“全年的銷量應該超過138萬輛。”
雖然談及“138萬”這個數字時,葉永明非常輕松和滿意,但當被問及全年的銷售目標時,葉永明卻遲遲不愿開口。事實上,2013年銷售145萬輛,同比增長5%,這一增長幅度遠低于2012年的8%。
時至年底,一汽-大眾拋出了2013年銷售目標——150萬輛,超出上海通用目標5萬輛。
這意味著,如果上海通用和一汽-大眾均照上述目標推進終端銷售,上海通用將可能失去蟬聯三年的銷售冠軍。
2013年開年不久,上海通用發布官方消息,“計劃調高年度銷量目標,具體數字或將于一季度公布。”突如其來的改變,充分反映出葉永明及其銷售團隊已經感受到來自競爭對手的貼身壓力。而這種壓力在2012年實際上就已襲來。
2012年,上海通用累計銷量達到139萬輛,印證了葉永明的猜測,也使上海通用保住了年度銷量冠軍的寶座,而一汽-大眾則以132萬輛位列第二。
雖然一汽-大眾在年度總銷量上輸給了上海通用,但是兩者的差距在不斷縮小,一汽-大眾甚至在前11個月的上牌量上領先對手,雙方競爭似乎已經到了零距離。2012年第二三季度,上海通用曾連續數月與月度銷售冠軍無緣。
此外,上海通用曾一度熱銷的車型,銷量也大不如前。君威、君越這些曾經的利潤“貢獻者”,現在已經成為經銷商虧損的 “罪魁禍首”,賣一輛虧一輛,成了不少經銷商的真實寫照。
進入9月,上海通用采取了促銷拉動銷量的營銷手段。對此,上海通用副總經理蔡斌表示:“通過這輪促銷不僅提升了銷量,而且優化了銷售結構,B級車銷量上升明顯。”
正是有了這一輪為期三個月的促銷,葉永明力促上海通用保住年度銷冠的夢想得以實現。
別克、雪佛蘭推新力度不足
2013年,上海通用總經理葉永明面臨的挑戰更大。
葉永明指出:“中國車市已經進入微增長階段,2013年車市整體增速應該和2012年相當,全年乘用車市場的規模在1520萬~1540萬輛,增幅大約在8%左右。”
“不僅車市進入微增長階段,上海通用也將進入微增長期,各項改革也將進入深水區。”葉永明坦言。
就渠道而言,在2012年初步推進的基礎上,2013年上海通用大區制改革仍將繼續深入。
據蔡斌介紹,“目前上海通用的區域市場營銷改革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從市一級單位下降到三四級,今后還要到五六級城市。未來我們計劃更加關注增長比較迅速的市場,像一些縣、鄉、鎮等市場,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因此這是一條漫長的路。”
“在渠道改革深入期間,終端銷量肯定會有所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業內人士評論道,“同時,上海通用的車型戰略,對新車銷售也將帶來一定的影響。”
根據別克品牌的規劃,2013年該品牌將迎來更新換代年。君威、君越均將換代,全新換代車型凱越也將于2013年2月1日上市。但是對比一汽-大眾垂直換代的全新捷達,別克品牌在推新力度上稍顯不足。
雪佛蘭品牌亦是如此。
“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繼續做好邁銳寶,進一步拉升這款車的銷量,完成拉升該品牌定位的任務”,一位接近雪佛蘭品牌的消息人士稱,“但是在沒有新車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品牌的高曝光度及新鮮度,成為一個難題。”
2013年,拉升終端銷量的重任落在了凱迪拉克身上。據悉,凱迪拉克XTS將于今年一季度上市。
為了提升品牌,進一步拉動終端銷量,上海通用又搬出了看家本領——強勢營銷,聘請布拉德·皮特出任品牌代言人便是方式之一。
不過,長期以來凱迪拉克在中國市場處于豪華品牌二線陣營,品牌影響力和口碑均落后于德系等豪華車品牌,甚至落后于一些日系品牌。凱迪拉克此次全力出擊,是否能夠分得更多的市場蛋糕,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面對內外的不利因素,在葉永明帶領下的管理團隊能否完成更高的目標?這對葉永明是一個挑戰,對上海通用亦是如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