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2013新媒體8大猜想:網絡反腐能否制度化?

人民日報 2013-01-10 09:09:10

從網絡輿情的反饋可以看到,網民在反腐問題上,最大的夙愿是紀委在短時間內介入。紀檢輿情工作在新一年需要更多地與互聯網相結合。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資料圖

今天,人民日報新媒體版在2013年第一次同讀者見面。我們用8個猜想,和您一道探討、勾勒新媒體在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

在新媒體的世界里,猜想總是層出不窮且飛速變幻。這些猜想來自對現實的觀照與判斷,來自新媒體自身的發展規律,也來自人們的期待和努力。猜想雖多卻并不虛幻,因為現實世界在新媒體領域投射下的五彩光譜,和每個人的生活都可能存在交集。

不論網絡問政還是移動社交,人們期待新媒體越發寬廣的平臺,為社會持續地增加正能量。從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人微言不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參與和表達的主體,但同樣需要全社會認可并遵從的秩序規范。

新媒體已成為大眾獲取信息、交流觀點的重要渠道之一。傳統媒體向新媒體進軍也是大勢所趨。在新的一年,您面前這塊紙質的新媒體版,希望能更好地打通媒體介質,溝通政聲民意,成為一扇窗口、一座橋梁、一個平臺。無論“拍磚”還是“頂起”,我們都期待在真實且多元的格局中,凝聚共識,發揚正氣,推動新媒體的天地里,生長出更多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蓬勃力量。

猜想1

微信

政務信息發布新平臺?

政務微信可以發布預警信息、服務信息,可能替代手機短信預警。在新的一年中,微信也會成為政務信息發布的重要平臺

隨著移動社交吸引力不斷增強,預計在2013年,我國移動社交軟件高速發展,移動社交網民和微信公共賬號數量大幅增長,并將進一步擴大突發公共事件與社會熱點話題的網民參與。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介,可能對我國社會輿論格局產生杠桿效應,政務機構、主流媒體和社會名人大量入駐移動網絡輿論場,以人際關系和組織傳播特征,形成網上的圈子化部落。

微信推動政務信息發布渠道的多樣化。如今,政務微博的迅猛發展已大大拓展了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但在可預見的新的一年中,微信也會成為政務信息發布的重要平臺。微信將聯合微博平臺在信息的發布中實時、主動地進行信息傳播,這些信息必將比其他渠道更快、更有個性,獲得公眾的認可和網絡輿論的認可度也會更高。政務微信可以發布預警信息、服務信息,可能替代手機短信預警。

新傳播方式與傳播理念對政務信息發布平臺會是又一次革命,拓展網絡問政的深度與廣度,使獲取政務信息的途徑更加多樣。

猜想2

微公益

正能量如何持續放大?

借助新技術和新平臺,微公益釋放的“正能量”如滾雪球一樣,更大地凝聚慈善共識,彰顯公平與正義

微公益不“微”,已經成為國人共識。過去一年,以微博為平臺的公益活動呈現多樣化、縱深化發展的趨勢。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由微公益引發的大型網絡熱點事件超過40次。新年伊始,人民網推出2013年新年微博第一件善事:救助彝良“最美代課教師”,組織發起救助不幸重傷的代課教師朱銀全,使微公益繼續發揮濟危扶弱、溫暖人心的力量。

新媒體環境下的微公益將持續推動網絡正能量的釋放。微公益在傳播過程中所體現的對人的尊重,以及社會向心力、凝聚力的表達,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貴的精神。借助新技術和新平臺,微公益釋放的“正能量”也將如滾雪球一樣,更大地凝聚慈善共識,彰顯公平與正義。

新媒體環境下的微公益還將倒逼傳統慈善事業的改革。微公益深入人心,使更多的網民通過微公益“簡單、直接、透明”的運作模式看到了慈善事業發展的未來。與之相對應,部分傳統慈善公益機構的運作不規范,使其在新媒體時代面臨更大的拷問。微公益帶來的制度化影響,會倒逼傳統慈善公益事業改革。

猜想3

媒介素養

領導干部能否補上這一課?

新一年“微”概念會繼續發酵,領導干部主動接觸新概念、學會新技術,在新的傳播平臺上有所作為成為當務之急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和影響日深,建設、運用和管理新媒體已成為新時期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正確使用新媒體、運用新技術、管理新傳媒,將成為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媒介素養要求領導干部包容開放,了解、使用新技術。截至2012年底,多達8萬家的政務微博共同發力,扭轉了官方聲音在網絡上的話語權弱勢。特別是公安微博異軍突起,成為耀眼的新媒體使用代表。伴隨新技術的推動,新一年“微”概念將會繼續發酵,領導干部主動接觸新概念、學會新技術,在新的傳播平臺上有所作為成為當務之急。

領導干部提升媒介素養,首先要做好“傾聽者”,然后才能做好“管理者”。新的一年,新媒體的發展將會給媒介管理帶來更大挑戰。尊重網絡傳播規律,學好如何使用新媒體,才能在管理中不當外行、不說空話,了解網絡輿論生態,贏得網上話語權。

善待、善用、善管新媒體,將會在新一年成為社會管理創新能力的體現。網絡運用能力建設,也將成為衡量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志。

猜想4

網絡反腐

能否制度化?

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在反腐倡廉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新的一年,推動網絡反腐的制度化成為公眾新的期待

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在反腐倡廉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新媒體的傳播力與應用范圍的擴大,新的一年,推動網絡反腐的制度化成為公眾新的期待。

利用新媒體反腐是一把“雙刃劍”。近期一批“問題官員”通過網絡、微博曝光并最終落馬,顯示了新媒體在反腐中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通過網絡散布不實信息、誣陷他人等問題,也為網絡反腐蒙上陰影。因此,網民的反腐熱情需要理性引導。要使網絡反腐與現有制度相互補充,成為制度化反腐的組成部分,以信息化促進監督的規范化、科學化,不斷提高監督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012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主持召開座談會,就反腐問計專家。將網絡反腐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成為眾多專家的呼聲。從網絡輿情的反饋可以看到,網民在反腐問題上,最大的夙愿是紀委在短時間內介入。由此看來,與民間反腐力量相呼應,紀檢輿情工作在新一年需要更多地與互聯網相結合。目前,一些紀檢部門紛紛開通了政務微博,如南京市紀委的@鐘山清風、廣州市紀委的@廉潔廣州等。2013年,我們樂見網絡反腐更有力。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电影免费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人成视频欧美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永久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