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消費

每經網首頁 > 消費 > 正文

恰恰瓜子再曝食品安全隱患 分析稱為“節約成本”

每經網 2012-12-25 01:26:30

每經記者 陳都 發自合肥

在被曝使用陳年瓜子作原料后,12月24日,洽洽瓜子再次被媒體曝出存在多項管理問題,包括給瓜子噴香精、一線員工無健康證上崗、以水代替酒精給瓜子原料消毒等。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造成這些生產管理問題的根源,或是企業為了節省生產成本。

據媒體報道稱,洽洽食品瓜子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包括:公司規章制度明確規定“員工應辦理健康證,不能有不適宜參與食品生產的禁忌癥”,但是實際操作中諸多工人卻未持健康證證上崗;為了節省配料,對煮瓜子的水重復利用、涉嫌隨意更換香精的生產日期;以及在對葵瓜子原料消毒過程中,以水替代酒精作為消毒原料等問題。

“該媒體對相關行業不是很了解,對生產過程中工藝、標準方面的問題掌握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才寫出了一些造成誤解的東西。”昨日(24日),洽洽食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但目前公司正在對具體情況進行調查,尚無信息可以對媒體發布。

不過,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媒體報道中提出的系列問題,在瓜子生產企業中并不罕見。

“這樣操作主要是為了節約成本。”朱丹蓬說,葵瓜子從原料收購到包裝成袋的過程中,生產環節眾多,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往往會在各個環節的衛生、安全問題上打折扣。例如,從外地收購的瓜子,運輸過程中會產生2次污染,一般要求是用酒精消毒,但是酒精消毒成本很高,一些企業為了省錢,就用水沖一沖了事。“但這些做法無疑會加劇食品安全風險。”

而與之相應的是,洽洽食品2012年三季報顯示,由于成本降低、毛利率提升,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2.5%;凈利潤同比增長49.0%。

“但如果企業是以這種方式節約成本,盈利肯定難以持續。”食品營銷專家丁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臨近春節前,正是瓜子等堅果的銷售旺季,突然爆出的食品安全危機,必然會對洽洽食品的銷售業績造成較大沖擊。

此外,在此次洽洽瓜子被報道的瓜子食品安全隱患中,最受關注的是公司的在香精使用上是否規范。而朱丹蓬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炒貨類生產企業在香精使用上的確存在一些不規范行為。

“瓜子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給瓜子噴香精很正常,在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在控制用量的情況下,香精的確允許使用。”朱丹蓬說,而問題在于但是根據質量不同,香精的市場價格也千差萬別。一種綠茶味瓜子,使用的香精會分幾百種,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往往會使用價格較低的香精,這也會為消費者的食用安全帶來風險。“要改變這些問題,不僅政府部門要完善監管機制,更重要的是企業要有長遠目光,有更強的自律意識。”

責編 何建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天啪天天99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午夜中文字幕在线网 | 亚洲日韩爽爽爽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