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4 01:22: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11月30日晚間,深交所正式公布了 《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2012年修訂)》。與此同時,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別在其官方網站掛出公告,對退市公司的相關問題予以了細化。其中的一條重磅內容是:退市整理期間禁止重組,這對于那些仍持有暫停上市股的投資者,無疑不是好消息。
由于退市整理期相關規則十分嚴格,這也導致昨日一批*ST股因恐慌而大幅下挫。
暫停上市股臨大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11月30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出臺的一系列規則中,影響最大的是“退市整理期禁止重組”這一條。
相關規則規定,上市公司股票被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后,應進入退市整理期,期限為三十個交易日。其中深市此類退市股票將進入“退市整理板”,該板塊獨立于其他板塊,具體規則包括漲跌幅仍為10%、證券交易公開信息每日單獨披露等;相比深市,滬市此類退市股將不單獨設板,這類股票將在上交所的風險警示板進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為防范市場炒作,滬深交易所還明確規定,公司在退市整理期間不得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宜。
長久以來,投資者寧愿冒著退市風險買進將被暫停上市的股票且“鎖倉”至少一年,其背景就是預期暫停上市公司相關各方會想盡一切辦法重組,謀求恢復上市。因此,退市整理期禁止重組的規定無疑封殺了不少暫停上市股的回歸之路,也將是對目前被“關”在暫停上市股里的投資者的嚴峻考驗。
18家公司或成首批“整理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一只連續虧損的股票或凈資產為負的股票來說,其退市之路要經歷 “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等三個階段或三個會計年度。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兩市共有20家公司暫停上市 (同一家公司A、B股記為一家),其中2012年之前暫停上市的公司有18家。換言之,這18家公司將有望成為首批上市整理期的股票。
根據交易所規定,若公司股東大會不同意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公司可繼續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其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但要被直接摘牌;如果該公司股東大會同意進入整理期交易,那么公司須放棄重組,整理期的三十個交易日將成為該公司股東最后的逃跑機會,隨后公司將退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哪種情況退市,這些公司要想重新上市,須待一年后發出申請,且審核要求將參照IPO審核標準。
ST股集體下跌
滬深交易所明確 “退市整理板”的細則,無疑讓市場聯想到此前的“風險警示板”,顯而易見,監管層對ST股重組以及爆炒的監管愈來愈嚴,這也再次打擊了ST股,特別是即將面臨暫停上市的*ST股的股價。昨日,78只可交易的ST股有18只跌停,其中*ST股跌停的有10只。
由于 《交易規則 (2012年修訂)》引入了“凈資產為負”、“營業收入低于人民幣1000萬元”的退市規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截至2012年三季度,在34只業績實現盈利的ST股中,有8只股票凈資產仍然為負。
此外,有分析人士注意到,在所有ST股中還包括*ST廣夏(000557,前收盤價7.00元)在內的14只股票,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顯然,上述不少ST股將在2013年面臨暫停上市。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監管層不斷地出臺規則嚴格遏制垃圾股炒作,ST股魅力已大不如從前。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