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時代割肉還是抄底 這是個問題

2012-12-01 01:18:0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本周,在風雨飄搖中掙扎了一段時間后,滬指終于跌破2000點大關,連續四天收于2000點下方,宣告“1”時代正式來臨。此時此刻,股民中有個熱傳的段子:“割肉大軍和抄底大軍擦肩而過,

雙方冷冷地相互看了一眼,嘴里不約而同地冒出兩個字——傻瓜。”

其實,在當前大盤跌破2000點后呈現的破位式下跌走勢面前,割肉離場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機構不進場、產業資本不抄底、估值壓力仍很大;但同樣,逆市加倉的理由也有很多,比如經濟數據好轉、IPO暫停了、資金面積極信號

顯現等。

然而,A股早已是熊冠全球的“奇葩”,用正常的思維已經很難理解。這就有了中登公司數據顯示的信息:割肉的人和抄底的人都在增加。

當割肉大軍和抄底大軍在“1”時代狹路相逢,誰才是傻瓜,誰會是贏家?而A股下一步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空方觀點/

A股向左走:1942難言底

當告別《相約1998》,告別《戀曲1990》,告別尼克松訪華的“1972”,沒有人相信馮小剛的《1942》是底,有悲觀的股民,甚至笑言已經看到了清朝末年的“1840”。

沒錯,這些數字說的不是中國歷史,說的是上證指數新低不斷的點位——熊市不言底,特別是在多個指標仍未好轉的情況下,“1”時代似乎尚看不到底在何方。

機構尚無抄底信號

機構是A股的“定海神針”,也常常是先知先覺者。

據中登公司10月份統計數據顯示,社保基金、保險基金、QFII等機構均沒有大規模進場的信號。比如社保資金在10月份依然是零開戶,這是社保基金連續5個月未見新增A股賬戶;保險機構在10月新增開戶數僅有4個。這一數字相比9月8個,8月13個,6月、7月的40個以上,呈現出明顯的遞減態勢。這說明,大盤的下跌沒有勾起保險基金抄底的意愿。

數月來,管理層赴海外推介A股,大額新增了QFII、RQFII份額。11月13日,RQFII再增加2000億元投資額度,試點總額度達2700億元人民幣。然而,中登公司數據顯示,10月QFII新增開戶僅5戶,較9月的6戶再降,也創下近5個月新低。而RQFII新增開戶更為“0”戶,9月為2戶。

顯然,上述機構作為A股的主心骨,他們對市場仍不看好。

有媒體報道指出,2009年7月,社保基金從深市凈流出6.64億元,創當時年內單月最大凈流出。2009年8月股市結束反彈出現大跌。2010年7月,指數開始反彈。僅社保基金就于7月6日火線增倉30億元。

誠然,中登公司的數據是10月的,如今11月都過完了,有些滯后。但考慮到機構進場時間往往領先于股市見底。即使中登公司11月份的數據顯示機構大舉進場,至少12月初的行情希望不大。

產業資本增持力度很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歷史規律發現,產業資本大規模增持,股市見底上漲;產業資本大面積減持,股市見頂下跌。因為相比機構,產業資本直接參與實體經濟的運轉,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力應更強一些。而目前,產業資本的態度仍顯消極。

2012年10月,產業資本增持額為15.24億元,減持額為13.93億元。截至11月23日,產業資本的增持額只有3.97億元,減持額已經高達15.76億元。

“市場可能忽略了一點,產業資本不是想增持就能增持的,他們至少需要重組的資金做后盾。”某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當前環境下,至少有兩個因素制約產業資本的增持。

一是經濟環境不好,企業真的“很差錢”;二是年底本來就是套現做業績的時間,這時更多的是減持套現,而不是增持。即使存在增持賺錢的機會,那也是2013年財報的事情。

據興業證券的產業資本增減持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的年末,往往會出現產業資本增持變化不大,減持大幅增加的情況。

比如2006年10月,產業資本減持14.79億元,11月、12月則分別減持27.51億元、29.8億元;2007年10月、11月產業資本減持金額為75.54億元、67.18億元,12月的減持金額猛增至108.51億元;2008年10月產業資本的減持金額是21.94億元,11月、12月增至34.11億元、60.9億元;2009年10月,產業資本減持77.93億元,11月、12月分別增至125.63億元、90.93億元;2010年10~12月,產業資本的減持額依次高達130.89億元、141.25億元、104.72億元;2011年10月,產業資本減持41.87億元,11月猛增至79.01億元。

顯然,無論是當前的經濟環境還是年末的現狀,都不支持產業資本的增持。而沒有產業資本的增持,大盤見底就無從談起。

比如2008年9月,產業資本增持30.4億元,這一增持額較6~8月的21.47億元、18.71億元、21.43億元有了大幅增加,隨后,股市在10月28日見底1664點。2011年12月,產業資本的增持額為37.05億元,遠高于前兩個月20億元出頭的水平。在此背景下,2012年1月6日,股市便見階段底部2132點。

如今,產業資本還沒有表現出大舉增持的跡象,“1”時代也就很可能仍看不到底部。

估值隱患仍較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每逢下跌到一定階段,市場就會計算其估值到了哪里,是不是有機會了。那么,當前市場的估值具備吸引力嗎?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上證A股的市盈率僅為9.7倍。在2008年的1664點時,這一市盈率為13.61倍,2005年998點時,這一市盈率為15倍;滬深300指數方面,當前的市盈率僅為9.1倍。2008年時,滬深300的最低值為14倍。顯然,從滬市主板或滬深300股票來看,當前股市的估值是很便宜的。

然而,截至11月27日,中小板指數的市盈率為25.03倍,較2008年10月的17.15倍、2005年的最低值21.69倍仍高出不少。上述市盈率是根據三季度業績估算的,也就是說,如果四季度業績繼續下滑,上述市盈率還會被抬高,估值壓力又會顯現。

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指出,對比往年,截至目前公布年度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僅有55.11%的公司“報喜”,占比數據好于2005和2008年,但較2011年回落近12個百分點。以2012年11月22日市場一致預期計算,2012年和2013年滬深300板塊凈利潤年增速為0.10%和12.77%,較年初分別下調了18.70和27.36個百分點。

/多方觀點/

A股向右走:“1”時代長不了

市場往往存在分歧,有悲觀地看待市場 “熊市不言底”的;也有樂觀地認為“底部就在眼前”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影響市場的不利因素正在逐漸減少,資金進場的信號正在增多。或許,“1”時代長不了。

經濟數據好轉

正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一樣,5月份以來經濟數據下跌顯示宏觀經濟仍在下滑。然而,近幾個月來,經濟數據正在好轉。

11月22日,匯豐PMI預覽值為50.4,比上月終值上升0.9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升,且是2011年11月以來首次站上50這一牛熊分界線以上,經濟確立企穩回升趨勢。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當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01億元,同比增長20.5%,為連續兩月同比增長。

今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0240億元,同比增長0.5%。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今年首次實現同比轉正。

而即將公布的中國官方PMI也有望釋放出積極信號。市場預計,中國11月官方制造業PMI指數預計將回升至50.6(中間值)。這意味著該指數有可能創出最近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連續第2個月回升至50這一“牛熊分水嶺”上方。

然而,好的經濟數據并沒有給予市場信心,就在11月27日當天,大盤正式跌破2000點。但是,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在5月份的時候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征,如今經濟數據好轉,這一下跌的理由自然不存在了。

正如新華社發文指出,從經濟基本面,人們似乎很難為這一波的快速下跌找到足夠理由。無論是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還是PMI(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或是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本月以來相繼亮相的一系列重要經濟指標均顯示,中國經濟開始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暖”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中國,全球的經濟狀況都在好轉。

周四(11月29日),美國商務部將美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大幅上修,三季度美國GDP環比增長2.7%,高于此前公布的初值2%。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下降2.3萬人至39.3萬人。這些因素刺激11月29日的道瓊斯指數開盤重返13000點大關。

顯然,在全球經濟再現復蘇的背景下,宏觀經濟下滑及全球經濟不景氣這一困擾股市的不利因素正在散去。

IPO暫停=救市信號?

除了經濟下行的原因外,股市供需失衡,IPO造假嚴重,也是導致A股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新華社發文明確告訴市場“IPO(首次公開發行)已經實際暫停”。實際上,市場并非不知道此消息,早在7月底,證監會預披露網頁上就沒有了新的預披露招股書出現。

不過,新華社的“暫停”一詞,還是吸引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原因是,股市持續下跌后,暫停新股發行就是政策救市的一大信號。

在上輪大熊市中,2008年9月25日,華昌化工(002274,收盤價5.67元)是最后一只發行的新股,隨后IPO暫停,直至2009年7月10日桂林三金(002275,收盤價13.57元)掛牌。這次IPO暫停時間長達10個月之久。

而就在2008年IPO暫停后的1個月,大盤便見底1664點。如今,IPO暫停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市場卻還沒有迎來底部。

有分析人士指出,當前資金供求矛盾已經不是暫停IPO就能解決的。目前,大約有800家上市公司正等待上市,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是證券監管部門面臨的一大難題。

雖然是難題,但還是要予以解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05年“股改”解決的是當時股市的主要矛盾,即二級市場供給偏少,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不統一。最終“股改”釋放了流動性,大股東也頻頻注資做強上市公司。在主要矛盾得以解決的情況下,股市也就結束了近5年的大熊市。

如今,股市的核心問題之一便是二級市場的供需失衡。從小了來看,IPO暫停顯然對緩解股市當前的資金面壓力構成積極因素;從大了看,本次IPO暫停極有可能不是一次簡單的救市,而是醞釀一次大的改革。

如果改革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毫無疑問地成為2012年底翻盤的最大動力。

積極信號增多

雖然10月份中登公司數據顯示增量資金的不作為,但近期,關于市場資金面的好消息確實多了起來。

11月28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出席財經年會時建議,劃撥更多的國有資產,包括金融國有資產到社保基金,可以劃到30%~50%。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社保基金是虧不得的資金。提高國有資產劃轉到社保的比例,如果股市繼續下跌,這顯然對社保基金很不利。

除了社保基金的消息,近日QFII大舉買入銀行股抄底的消息也為市場關注。

數據顯示,從10月15日至11月23日的30個交易日里,有12家銀行股24次上榜大宗交易,合計成交1.83億股,成交額達7.15億元。其中有16次為“零折價”成交,且“零折價”成交的背后往往都跟隨著一個固定的買家席位——海通證券國際部,而且該席位經常在同一日“批量買入”多家銀行股。資料顯示,海通證券國際部向來是QFII席位大本營。

近期,封閉式基金遭遇大宗交易也引起市場的關注。有分析認為,保險資金歷來是封基的最主要投資者,此次出手抄底的資金很可能來自保險機構。

11月29日,證監會官員突然回應了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入市的問題。雖然,后兩者入市并不主要投資股票,但該消息曾被市場看做利好而炒作。

/賬戶動態/

賬戶數變動玄機:140萬持倉戶割肉 3萬休眠戶抄底

由于市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導致割肉資金和抄底資金同時出現。當兩者狹路相逢時,誰是傻瓜,誰是贏家呢?

增量資金匱乏

在中登公司周賬戶數據中,新開戶數反映了增量資金對市場的看法。目前,新開戶數仍不足10萬戶。

數據顯示,上周(11月19日~11月23日)A股新增股票賬戶數為82973戶,這一數字雖然較此前一周(11月12日~11月16日)的77327戶出現反彈,但整體仍處于一個較低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以往的歷史大底前,新增開戶數大幅放大是股市見底的信號之一。

今年初2132點前一周 (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A股新開賬戶數為162777戶。而12月初的一周 (2011年12月5日~2011年12月9日),只有138961戶,增長17%。

再比如1664點前的一周(2008年10月20日~2008年10月24日),新增A股開戶數合計為161056戶,而在1664點當周 (2008年10月27~2008年10月31日),新增A股開戶數高達194926戶,新增開戶大幅增長了21%。而在管理層推出匯金增持等三大利好前,新增A股開戶數僅為152104戶。

顯而易見,隨著底部臨近,新增A股開戶數會出現大幅增加,這表明場外增量資金逐步認可了股指,從而形成羊群效應,推升股市。

如今,新增A股開戶數再次回到了10萬戶/周之內,僅有8萬戶,遠遠低于2132點和1664點前期的水平,也未達到見底前開戶數暴增的情況。

140萬戶存量資金割肉

如果說新增賬戶數反映增量資金的話,本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和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則分別反映了市場存量資金的態度。前者表示存量資金是否活躍,后者表示存量資金割肉的程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一直在減少。

2012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23日,參與交易的賬戶僅為562.31萬戶,這一數字較前一周(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16日)的646.68萬戶減少了13%,較2012年11月5日~2012年11月9日那周的730.09萬戶減少了20%。而在行情見頂的2012年5月初 (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11日),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高達1113.39萬戶,如今的交易賬戶只有當時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該交易賬戶數也已經低于2132點前的水平。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為630.86萬戶,顯然,存量資金已經極度不活躍。由于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不斷減少,這表明存量資金更多是割肉不愿進場了。

數據顯示,2012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23日,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580.51萬戶,由于當前A股總賬戶數為16762.49萬戶,這表明只有33%的賬戶還在場內。

實際上,該持倉賬戶數10月份以來就一直保持在5580萬戶左右,不過在行情一度有見底希望的9月底至10月初,2011年10月10日~2011年10月14日的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719.64萬戶,2011年9月12日~2011年9年16日的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720.78萬戶。由此可見,兩個月來,有140萬戶的資金割肉離場了。

繼續往前追溯,2132點前的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694.21萬戶,2132點后(2012年1月9日~2012年1月13日)為5682.89萬戶,而見頂時期(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11日)為5682.01萬戶。可見,9月的反彈,大約有近40萬戶抄底進場慘遭被套。

3萬休眠戶進場抄底

值得注意的是,中登公司的數據中還有一項能夠表明是否有存量賬戶在抄底。這一數據就是期末休眠賬戶數。

所謂期末休眠賬戶數表示的是已經開過戶,但長期沒有交易,經證券公司核實、申報的休眠賬戶。近期,這一休眠賬戶數量慢慢減少了。

截至2012年11月23日,期末休眠賬戶數為3021.5萬戶,這一數字較11月16日的3021.91萬戶減少了約4000戶,較11月9日的3022.3萬戶減少了8000戶,較11月2日減少了1.2萬戶。這表明,11月份以來,有1.2萬戶休眠賬戶“復活”交易。

某券商營業部人士告訴記者,休眠賬戶銷戶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不排除有賬戶屬于大資金的 “拖拉機”賬戶。休眠賬戶的“復活”,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有資金利用這些賬戶開始抄底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若追溯到10月12日,期末休眠賬戶數為3024.01萬戶,而9月28日,期末休眠賬戶數為3024.45萬戶。這表明,大約有近3萬戶在大盤首度盤中跌破2000點后開始抄底股市。

值得注意的是,期末休眠賬戶數的“復活”與大盤見底有很高關聯度。

比如1664點之前的2008年9月底和10月初,期末休眠賬戶數一直保持在1931戶左右。2008年10月31日減少到1928.18萬戶,約減少3萬戶。而到了2008年12月31日,這一數字降至1914.2萬戶,較1664點時減少14萬戶。2132點前的2011年11月4日,這一數字為2501.09萬戶,隨后緩慢減少,至12月30日為2496.53萬戶,兩個月減少了4.56萬戶。

有一個現象至今無法解釋,那就是,真的當行情見底時,期末休眠賬戶數反而會跳升。

比如2008年12月30日的期末休眠賬戶數為1914.2萬戶,2009年1月為2068.16萬戶,幾天暴增了約154萬戶;2011年12月30日這一數字為2496.53萬戶,2012年1月13日暴漲到3050.46萬戶,增加了約554萬戶。

若僅以上述規律來看,或許當期末休眠賬戶數暴增時,行情就真的見底了。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趙笛 本周,在風雨飄搖中掙扎了一段時間后,滬指終于跌破2000點大關,連續四天收于2000點下方,宣告“1”時代正式來臨。此時此刻,股民中有個熱傳的段子:“割肉大軍和抄底大軍擦肩而過, 雙方冷冷地相互看了一眼,嘴里不約而同地冒出兩個字——傻瓜。” 其實,在當前大盤跌破2000點后呈現的破位式下跌走勢面前,割肉離場的理由有很多,比如機構不進場、產業資本不抄底、估值壓力仍很大;但同樣,逆市加倉的理由也有很多,比如經濟數據好轉、IPO暫停了、資金面積極信號 顯現等。 然而,A股早已是熊冠全球的“奇葩”,用正常的思維已經很難理解。這就有了中登公司數據顯示的信息:割肉的人和抄底的人都在增加。 當割肉大軍和抄底大軍在“1”時代狹路相逢,誰才是傻瓜,誰會是贏家?而A股下一步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空方觀點/ A股向左走:1942難言底 當告別《相約1998》,告別《戀曲1990》,告別尼克松訪華的“1972”,沒有人相信馮小剛的《1942》是底,有悲觀的股民,甚至笑言已經看到了清朝末年的“1840”。 沒錯,這些數字說的不是中國歷史,說的是上證指數新低不斷的點位——熊市不言底,特別是在多個指標仍未好轉的情況下,“1”時代似乎尚看不到底在何方。 機構尚無抄底信號 機構是A股的“定海神針”,也常常是先知先覺者。 據中登公司10月份統計數據顯示,社保基金、保險基金、QFII等機構均沒有大規模進場的信號。比如社保資金在10月份依然是零開戶,這是社保基金連續5個月未見新增A股賬戶;保險機構在10月新增開戶數僅有4個。這一數字相比9月8個,8月13個,6月、7月的40個以上,呈現出明顯的遞減態勢。這說明,大盤的下跌沒有勾起保險基金抄底的意愿。 數月來,管理層赴海外推介A股,大額新增了QFII、RQFII份額。11月13日,RQFII再增加2000億元投資額度,試點總額度達2700億元人民幣。然而,中登公司數據顯示,10月QFII新增開戶僅5戶,較9月的6戶再降,也創下近5個月新低。而RQFII新增開戶更為“0”戶,9月為2戶。 顯然,上述機構作為A股的主心骨,他們對市場仍不看好。 有媒體報道指出,2009年7月,社保基金從深市凈流出6.64億元,創當時年內單月最大凈流出。2009年8月股市結束反彈出現大跌。2010年7月,指數開始反彈。僅社保基金就于7月6日火線增倉30億元。 誠然,中登公司的數據是10月的,如今11月都過完了,有些滯后。但考慮到機構進場時間往往領先于股市見底。即使中登公司11月份的數據顯示機構大舉進場,至少12月初的行情希望不大。 產業資本增持力度很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歷史規律發現,產業資本大規模增持,股市見底上漲;產業資本大面積減持,股市見頂下跌。因為相比機構,產業資本直接參與實體經濟的運轉,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力應更強一些。而目前,產業資本的態度仍顯消極。 2012年10月,產業資本增持額為15.24億元,減持額為13.93億元。截至11月23日,產業資本的增持額只有3.97億元,減持額已經高達15.76億元。 “市場可能忽略了一點,產業資本不是想增持就能增持的,他們至少需要重組的資金做后盾。”某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當前環境下,至少有兩個因素制約產業資本的增持。 一是經濟環境不好,企業真的“很差錢”;二是年底本來就是套現做業績的時間,這時更多的是減持套現,而不是增持。即使存在增持賺錢的機會,那也是2013年財報的事情。 據興業證券的產業資本增減持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的年末,往往會出現產業資本增持變化不大,減持大幅增加的情況。 比如2006年10月,產業資本減持14.79億元,11月、12月則分別減持27.51億元、29.8億元;2007年10月、11月產業資本減持金額為75.54億元、67.18億元,12月的減持金額猛增至108.51億元;2008年10月產業資本的減持金額是21.94億元,11月、12月增至34.11億元、60.9億元;2009年10月,產業資本減持77.93億元,11月、12月分別增至125.63億元、90.93億元;2010年10~12月,產業資本的減持額依次高達130.89億元、141.25億元、104.72億元;2011年10月,產業資本減持41.87億元,11月猛增至79.01億元。 顯然,無論是當前的經濟環境還是年末的現狀,都不支持產業資本的增持。而沒有產業資本的增持,大盤見底就無從談起。 比如2008年9月,產業資本增持30.4億元,這一增持額較6~8月的21.47億元、18.71億元、21.43億元有了大幅增加,隨后,股市在10月28日見底1664點。2011年12月,產業資本的增持額為37.05億元,遠高于前兩個月20億元出頭的水平。在此背景下,2012年1月6日,股市便見階段底部2132點。 如今,產業資本還沒有表現出大舉增持的跡象,“1”時代也就很可能仍看不到底部。 估值隱患仍較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每逢下跌到一定階段,市場就會計算其估值到了哪里,是不是有機會了。那么,當前市場的估值具備吸引力嗎?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上證A股的市盈率僅為9.7倍。在2008年的1664點時,這一市盈率為13.61倍,2005年998點時,這一市盈率為15倍;滬深300指數方面,當前的市盈率僅為9.1倍。2008年時,滬深300的最低值為14倍。顯然,從滬市主板或滬深300股票來看,當前股市的估值是很便宜的。 然而,截至11月27日,中小板指數的市盈率為25.03倍,較2008年10月的17.15倍、2005年的最低值21.69倍仍高出不少。上述市盈率是根據三季度業績估算的,也就是說,如果四季度業績繼續下滑,上述市盈率還會被抬高,估值壓力又會顯現。 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指出,對比往年,截至目前公布年度業績預告的企業中,僅有55.11%的公司“報喜”,占比數據好于2005和2008年,但較2011年回落近12個百分點。以2012年11月22日市場一致預期計算,2012年和2013年滬深300板塊凈利潤年增速為0.10%和12.77%,較年初分別下調了18.70和27.36個百分點。 /多方觀點/ A股向右走:“1”時代長不了 市場往往存在分歧,有悲觀地看待市場“熊市不言底”的;也有樂觀地認為“底部就在眼前”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影響市場的不利因素正在逐漸減少,資金進場的信號正在增多。或許,“1”時代長不了。 經濟數據好轉 正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一樣,5月份以來經濟數據下跌顯示宏觀經濟仍在下滑。然而,近幾個月來,經濟數據正在好轉。 11月22日,匯豐PMI預覽值為50.4,比上月終值上升0.9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升,且是2011年11月以來首次站上50這一牛熊分界線以上,經濟確立企穩回升趨勢。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當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01億元,同比增長20.5%,為連續兩月同比增長。 今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0240億元,同比增長0.5%。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今年首次實現同比轉正。 而即將公布的中國官方PMI也有望釋放出積極信號。市場預計,中國11月官方制造業PMI指數預計將回升至50.6(中間值)。這意味著該指數有可能創出最近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是連續第2個月回升至50這一“牛熊分水嶺”上方。 然而,好的經濟數據并沒有給予市場信心,就在11月27日當天,大盤正式跌破2000點。但是,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在5月份的時候充分體現了這一特征,如今經濟數據好轉,這一下跌的理由自然不存在了。 正如新華社發文指出,從經濟基本面,人們似乎很難為這一波的快速下跌找到足夠理由。無論是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還是PMI(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或是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本月以來相繼亮相的一系列重要經濟指標均顯示,中國經濟開始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暖”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中國,全球的經濟狀況都在好轉。 周四(11月29日),美國商務部將美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大幅上修,三季度美國GDP環比增長2.7%,高于此前公布的初值2%。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下降2.3萬人至39.3萬人。這些因素刺激11月29日的道瓊斯指數開盤重返13000點大關。 顯然,在全球經濟再現復蘇的背景下,宏觀經濟下滑及全球經濟不景氣這一困擾股市的不利因素正在散去。 IPO暫停=救市信號? 除了經濟下行的原因外,股市供需失衡,IPO造假嚴重,也是導致A股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新華社發文明確告訴市場“IPO(首次公開發行)已經實際暫停”。實際上,市場并非不知道此消息,早在7月底,證監會預披露網頁上就沒有了新的預披露招股書出現。 不過,新華社的“暫停”一詞,還是吸引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原因是,股市持續下跌后,暫停新股發行就是政策救市的一大信號。 在上輪大熊市中,2008年9月25日,華昌化工(002274,收盤價5.67元)是最后一只發行的新股,隨后IPO暫停,直至2009年7月10日桂林三金(002275,收盤價13.57元)掛牌。這次IPO暫停時間長達10個月之久。 而就在2008年IPO暫停后的1個月,大盤便見底1664點。如今,IPO暫停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市場卻還沒有迎來底部。 有分析人士指出,當前資金供求矛盾已經不是暫停IPO就能解決的。目前,大約有800家上市公司正等待上市,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是證券監管部門面臨的一大難題。 雖然是難題,但還是要予以解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05年“股改”解決的是當時股市的主要矛盾,即二級市場供給偏少,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不統一。最終“股改”釋放了流動性,大股東也頻頻注資做強上市公司。在主要矛盾得以解決的情況下,股市也就結束了近5年的大熊市。 如今,股市的核心問題之一便是二級市場的供需失衡。從小了來看,IPO暫停顯然對緩解股市當前的資金面壓力構成積極因素;從大了看,本次IPO暫停極有可能不是一次簡單的救市,而是醞釀一次大的改革。 如果改革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將毫無疑問地成為2012年底翻盤的最大動力。 積極信號增多 雖然10月份中登公司數據顯示增量資金的不作為,但近期,關于市場資金面的好消息確實多了起來。 11月28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出席財經年會時建議,劃撥更多的國有資產,包括金融國有資產到社保基金,可以劃到30%~50%。有市場人士分析指出,社保基金是虧不得的資金。提高國有資產劃轉到社保的比例,如果股市繼續下跌,這顯然對社保基金很不利。 除了社保基金的消息,近日QFII大舉買入銀行股抄底的消息也為市場關注。 數據顯示,從10月15日至11月23日的30個交易日里,有12家銀行股24次上榜大宗交易,合計成交1.83億股,成交額達7.15億元。其中有16次為“零折價”成交,且“零折價”成交的背后往往都跟隨著一個固定的買家席位——海通證券國際部,而且該席位經常在同一日“批量買入”多家銀行股。資料顯示,海通證券國際部向來是QFII席位大本營。 近期,封閉式基金遭遇大宗交易也引起市場的關注。有分析認為,保險資金歷來是封基的最主要投資者,此次出手抄底的資金很可能來自保險機構。 11月29日,證監會官員突然回應了養老金、住房公積金入市的問題。雖然,后兩者入市并不主要投資股票,但該消息曾被市場看做利好而炒作。 /賬戶動態/ 賬戶數變動玄機:140萬持倉戶割肉3萬休眠戶抄底 由于市場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導致割肉資金和抄底資金同時出現。當兩者狹路相逢時,誰是傻瓜,誰是贏家呢? 增量資金匱乏 在中登公司周賬戶數據中,新開戶數反映了增量資金對市場的看法。目前,新開戶數仍不足10萬戶。 數據顯示,上周(11月19日~11月23日)A股新增股票賬戶數為82973戶,這一數字雖然較此前一周(11月12日~11月16日)的77327戶出現反彈,但整體仍處于一個較低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以往的歷史大底前,新增開戶數大幅放大是股市見底的信號之一。 今年初2132點前一周(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A股新開賬戶數為162777戶。而12月初的一周(2011年12月5日~2011年12月9日),只有138961戶,增長17%。 再比如1664點前的一周(2008年10月20日~2008年10月24日),新增A股開戶數合計為161056戶,而在1664點當周(2008年10月27~2008年10月31日),新增A股開戶數高達194926戶,新增開戶大幅增長了21%。而在管理層推出匯金增持等三大利好前,新增A股開戶數僅為152104戶。 顯而易見,隨著底部臨近,新增A股開戶數會出現大幅增加,這表明場外增量資金逐步認可了股指,從而形成羊群效應,推升股市。 如今,新增A股開戶數再次回到了10萬戶/周之內,僅有8萬戶,遠遠低于2132點和1664點前期的水平,也未達到見底前開戶數暴增的情況。 140萬戶存量資金割肉 如果說新增賬戶數反映增量資金的話,本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和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則分別反映了市場存量資金的態度。前者表示存量資金是否活躍,后者表示存量資金割肉的程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一直在減少。 2012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23日,參與交易的賬戶僅為562.31萬戶,這一數字較前一周(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16日)的646.68萬戶減少了13%,較2012年11月5日~2012年11月9日那周的730.09萬戶減少了20%。而在行情見頂的2012年5月初(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11日),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高達1113.39萬戶,如今的交易賬戶只有當時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該交易賬戶數也已經低于2132點前的水平。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為630.86萬戶,顯然,存量資金已經極度不活躍。由于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不斷減少,這表明存量資金更多是割肉不愿進場了。 數據顯示,2012年11月19日~2012年11月23日,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580.51萬戶,由于當前A股總賬戶數為16762.49萬戶,這表明只有33%的賬戶還在場內。 實際上,該持倉賬戶數10月份以來就一直保持在5580萬戶左右,不過在行情一度有見底希望的9月底至10月初,2011年10月10日~2011年10月14日的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719.64萬戶,2011年9月12日~2011年9年16日的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720.78萬戶。由此可見,兩個月來,有140萬戶的資金割肉離場了。 繼續往前追溯,2132點前的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期末持倉A股賬戶數為5694.21萬戶,2132點后(2012年1月9日~2012年1月13日)為5682.89萬戶,而見頂時期(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11日)為5682.01萬戶。可見,9月的反彈,大約有近40萬戶抄底進場慘遭被套。 3萬休眠戶進場抄底 值得注意的是,中登公司的數據中還有一項能夠表明是否有存量賬戶在抄底。這一數據就是期末休眠賬戶數。 所謂期末休眠賬戶數表示的是已經開過戶,但長期沒有交易,經證券公司核實、申報的休眠賬戶。近期,這一休眠賬戶數量慢慢減少了。 截至2012年11月23日,期末休眠賬戶數為3021.5萬戶,這一數字較11月16日的3021.91萬戶減少了約4000戶,較11月9日的3022.3萬戶減少了8000戶,較11月2日減少了1.2萬戶。這表明,11月份以來,有1.2萬戶休眠賬戶“復活”交易。 某券商營業部人士告訴記者,休眠賬戶銷戶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不排除有賬戶屬于大資金的“拖拉機”賬戶。休眠賬戶的“復活”,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有資金利用這些賬戶開始抄底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若追溯到10月12日,期末休眠賬戶數為3024.01萬戶,而9月28日,期末休眠賬戶數為3024.45萬戶。這表明,大約有近3萬戶在大盤首度盤中跌破2000點后開始抄底股市。 值得注意的是,期末休眠賬戶數的“復活”與大盤見底有很高關聯度。 比如1664點之前的2008年9月底和10月初,期末休眠賬戶數一直保持在1931戶左右。2008年10月31日減少到1928.18萬戶,約減少3萬戶。而到了2008年12月31日,這一數字降至1914.2萬戶,較1664點時減少14萬戶。2132點前的2011年11月4日,這一數字為2501.09萬戶,隨后緩慢減少,至12月30日為2496.53萬戶,兩個月減少了4.56萬戶。 有一個現象至今無法解釋,那就是,真的當行情見底時,期末休眠賬戶數反而會跳升。 比如2008年12月30日的期末休眠賬戶數為1914.2萬戶,2009年1月為2068.16萬戶,幾天暴增了約154萬戶;2011年12月30日這一數字為2496.53萬戶,2012年1月13日暴漲到3050.46萬戶,增加了約554萬戶。 若僅以上述規律來看,或許當期末休眠賬戶數暴增時,行情就真的見底了。 “訂悅2013”——《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综合久久久久婷婷丁香五月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区 | 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