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7 00:53:42
只是,這樣一個“聊天室”的業務,是怎樣為朗瑪信息帶來如此豐厚的“真金白銀”呢?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李映泉
每經實習記者 李映泉
“電話對對碰”是什么東西?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有耳聞。但就是這樣一個產品,成就了來自貴州的唯一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朗瑪信息(300288,收盤價62.10元)。
朗瑪信息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對對碰”營收6904萬元,占總收入的96.55%。而公司年報及招股說明書則顯示,在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對對碰”業務營收分別為11214萬元、7274萬元、4247萬元、3112萬元,占同年總營收入比例分別高達99.96%、99.16%、97.80%、99.45%,而且還出現高速增長的趨勢。
但是,有分析認為,由于“對對碰”是一種非常原始、僅靠撥號就能實現的聲訊服務,使用“電話對對碰”的大部分人群,應該是固定電話及非智能手機用戶,而當下的很多智能手機價格非常便宜,而且其所能提供的多項社交功能,遠強于“電話對對碰”的純語音交流。
“聊天室”撐起高增長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了當地的“電話對對碰”接入號碼,一段音樂過后,一個女聲語音提示記者通過撥號選擇自己的性別與年齡;隨后,記者在語音提示下進入了一個當地的“多人聊天室”;“聊天室”里,偶爾聽到幾名當地人操方言隨興地閑聊,不時開幾個玩笑,或者談論些瑣事。
沒錯,就是這樣一個類似“聊天室”的產品,支撐起了朗瑪信息絕大部分“生計”。
記者注意到,撥打“對對碰”號碼是免費的。只是,這樣一個“聊天室”的業務,是怎樣為朗瑪信息帶來如此豐厚的“真金白銀”呢?
在招股說明書中,公司道出了自己的“賺錢秘方”:通過“撥打免費、增值收費”的語音增值業務新模式,用戶撥打“電話對對碰”不需要支付任何的通話費或信息費,以此實現用戶體驗的零成本,通過免費服務,吸引了大量的用戶,打造了一個“陽光交友、綠色聊天”的大型社交娛樂平臺。在此基礎上,通過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會員服務內容,吸引用戶成為“電話對對碰”的包月會員,按月收取會員費,從而將平臺的用戶優勢轉化為收入優勢。
招股書顯示,“對對碰”的包月會員費主要為15元/月。朗瑪信息工作人員透露,成為會員后,用戶將能夠享受諸如建立聊天室、優先發言以及將非會員用戶擠出房間等諸多“特權”,而15元/月的會員收費,則由公司與運營商以大體5:5的比例進行分成。
據公司今年中報顯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對對碰”不重復撥入電話用戶總數為905萬,2012年6月末會員用戶數為219萬。也就是說,在撥打“電話對對碰”聊天的人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人開通了包月會員。正是這兩百萬會員的會員費分成,成為朗瑪信息“對對碰”業務的收入來源,也支撐起朗瑪信息高速增長的業績。數據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725.88萬元,同比增長70.04%;1~9月凈利潤5763.95萬元,同比增長60.41%。此外,中報數據還顯示,“對對碰”業務的毛利率高達88.65%。
合作方獨缺中移動
超高的毛利率無疑顯示出 “對對碰”有超強的吸金本領,但是,這樣一項“搖錢樹”業務,是否也會得到運營商的一致認可?
公司三季報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與公司有業務合作關系的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的省級分公司,從2011年底的29個增加到2012年三季度末的43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朗瑪信息建立合作的運營商中,唯獨缺席了中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
其實,早在公司上市前就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已與中國移動進行了溝通和交流,“電話對對碰”產品得到了中國移動的初步認可,測試網已于2011年3月份開通試運行,正式合作的商務談判也在積極地進行之中。但目前公司與中國移動尚未能就開展業務簽署正式書面協議,未來,“電話對對碰”能否成功進入中國移動市場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公司還在招股書中預測,如與中國移動合作,以2010年底中國移動用戶數5.84億戶、2010年底“電話對對碰”會員滲透率0.49%計算,中國移動“電話對對碰”的用戶數量將達到286萬戶,預計年實現收入規模為5.15億元。
早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的合作談判,至今進展如何?最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朗瑪信息,公司證券部的一楊姓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與移動的合作現在依然沒有什么重大的進展。“中國移動方面,由于其內部的一些結構在調整,而且它是全國一張網的統一規劃,可能就不像聯通和電信,在省級分公司上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這項談判要困難一些。”
對此,一位熟悉電信行業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中國移動是全國統一管理的,議價能力很強,朗瑪在談判中可能會處于劣勢;加上朗瑪的產品本身不具備太大的吸引力,可能難以為中國移動貢獻較高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
商業模式被指落后
電話聽筒的另一端是一個常常被忽視的消費群體。宏源證券在朗瑪信息的深度調研報告中指出,朗瑪信息的用戶主要專注于低收入人群,而這個群體人數眾多,可挖掘的需求空間很大。朗瑪信息的“對對碰”業務既能滿足低端人群對社交的剛性需求,也有利于社會穩定。
“我們的用戶確實主要集中在低收入人群,在一般的大城市,很多人無法了解這個業務。但全國很多地區的農村人口,包括很多打工者、學生,他們對我們產品知道得比較多。”公司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但是,對于這種市場需求,我們感覺也并不是非常大。”
國泰君安分析師楊昊帆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電話對對碰”業務是一款IVR(交互式語音應答)業務,這樣的IVR業務缺陷是很明顯的:一是IVR業務的用戶體驗不夠酷,也不契合移動互聯網的大趨勢,這直接導致了“電話對對碰”的目標用戶群體是小眾的、邊緣化的;二是IVR的產品表現形式也制約了后續的變現手段,每用戶價值難以提升。
“‘電話對對碰’這項業務依然是以電話為載體,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是比較落后的。”一位私募研究員向記者直言,“對于這種依托運營商的語音增值服務,其實談不上什么高科技。而且今后的趨勢是手機取代固定電話,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接入移動互聯網才是大勢所趨。”這位研究員表示,他本人不太看好“電話對對碰”的前景。
一位曾對朗瑪信息做過調研的TMT行業分析師則向記者表示,朗瑪信息的出現,可能與其在貴州的經濟發展狀況有關。貴州地區網絡基礎建設比較薄弱,收入水平也偏低,因此在這樣一個地方發展出這樣一個產業并不奇怪。“但是,如果從長遠看,這種需求可能也是較難支撐的。因為當下的很多智能手機價格非常便宜,其所能提供的多項社交功能,遠強于‘電話對對碰’的純語音交流,屆時‘對對碰’產品是否還會被用戶采納,這是個未知數。”
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諸多價格在600元以下的智能手機,并且還可以裝QQ、微信、人人網、陌陌等多項社交軟件,給“電話對對碰”帶來了不少的競爭壓力。對于這一問題,朗瑪信息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中國有13億人口,只要很小的一個比例有需求,就會有很大的市場人群。目前,我們主要的收入還是依賴于‘對對碰’業務,但它也只是基礎通信運營商的增值業務。我們未來也要轉型成為移動互聯網公司,我們的愛碰、phone+軟件等,就是在移動互聯網上所做的布局。”
無顛覆性創新 難撼市場格局
對朗瑪信息于工作人員提及的愛碰及phone+軟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用手機進行了安裝體驗。但記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些軟件與日常使用較多的微信、skype軟件相比,在功能上的差異并不大。
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愛碰軟件其實是將“電話對對碰”從傳統的語音通信向移動互聯網上的一個移植,愛碰將“對對碰”語音社區延伸成為APP軟件,智能手機用戶可實現與傳統語音“對對碰”社區的對接。在未來智能手機全面替代傳統非智能機的行業趨勢下,愛碰仍然能幫助“對對碰”業務提升用戶量。
而對于phone+軟件,工作人員指出,它的定位是“skype+facebook”。該產品主打兩項功能:一是免費通話;二是未來即將推出的熟人分享。免費通話就是利用WIFI或者3G網絡進行的即時語音交流,而熟人分享則使用戶可以和電話簿中的熟人、親朋好友之間進行圖片、音樂以及資料方面的相互分享。“但這些功能需要用戶雙方均安裝上phone+軟件才能實現,這也需要考驗我們的推廣能力,只要用戶群擴大,大家用起來就很方便。”
對于朗瑪信息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拓展,上述私募研究員向記者表示,“在移動互聯網上,有大量的聊天、社交軟件可供用戶選擇,且包括手機QQ、微信、人人網等主流軟件的用戶群已經十分穩固,它(朗瑪信息)是以一個全新的姿態殺入互聯網,如果沒有顛覆性的創新功能,就未必能夠撼動原有市場的格局。”
他還對phone+軟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phone+軟件很難實現較大的用戶基礎;第二,phone+軟件目前的定位依然是免費聊天工具,如果沒有服務上的進一步創新,盈利模式上將面臨較大考驗。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