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8 00:58:1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當在美國市場遭遇嚴重危機后,鈴木將業務重心放在了中國。11月6日,鈴木公司宣布退出美國汽車銷售市場。美國鈴木汽車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今后將集中于摩托車銷售業務。
11月15日,鈴木中國將迎來新任掌門人巖瀨大輔,他將正式接替山本克朗成為鈴木中國總經理。這是2007年以來鈴木在華的第五次換帥。
2007年,鈴木在華啟動了巨大的并網計劃,并委派益塚富士男來華執行該計劃,但并網計劃推行不順利,益塚富士男黯然離華。其繼任者橋本俊明也在任期一年后離華。2009年5月,樽本浩司掌管鈴木在華業務,希望借凱澤西改善鈴木在華業務,但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2010年12月,新的領導者山本克朗來華,但沒能幫助鈴木在中國完成突圍。
對巖瀨大輔來說,不僅要面對銷量持續走低的困局,而且車型單一、多年無新車引入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就進口車而言,長期以來鈴木中國一直以吉姆尼、凱澤西、超級維特拉三款車型打天下。國產車亦如此,長安鈴木多年來僅有奧拓、雨燕、天語SX4等幾款小型車,并沒有高利潤的新車型推出。
同時,由于中日關系緊張,9月日系車在華銷售整體滑坡,10月下滑趨勢也沒有緩解。不利的行業環境,也給巖瀨大輔出了一道不小的難題。
就合資業務而言,今年9月鈴木在華銷量僅為1.5萬余輛,同比下降44.5%。國產車業務也出現邊緣化趨勢。其中,鈴木已退出了昌河鈴木的經營權,而長安鈴木的市場表現也不容樂觀。
在外部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巖瀨大輔個人的能力對于推動鈴木在華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資料顯示,巖瀨大輔2011年4月才來華就任鈴木中國副總經理一職。他對中國汽車市場的了解的深度和廣度仍待市場檢驗。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