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6 01:15:0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香港金管局連續四次出手捍衛掛鉤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令市場開始疑慮:這個自由的市場,會否重蹈1997年的覆轍,成為對沖基金爭相攻擊的標靶?有跡象顯示,這輪港元保衛戰或許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三年來首次出手干預匯市
10月20日,香港金管局以美元兌港幣7.75:1的匯價拋售港幣購入美元,干預規模約46.73億港元(約合6.03億美元),為2009年12月以來首次干預市場。隨后,情況急轉直下,金管局于23日中午和下午兩度買入美元、沽售港元,金額分別達到39.14億港元和27.12億港元。24日,隨著港元觸及7.75的強方兌換保證上限,金管局再次入市。上述四個交易日內,金管局共出售144億港元用以維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就在10月15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公開表示,新興市場應該減少外匯市場干預,允許貨幣升值。同時,伯南克還辯護稱,美聯儲政策并非造成近幾年資本涌入新興經濟體的唯一原因,資本涌入新興市場的主因是發展中國家增速明顯快于發達國家。巧合的是,伯南克講話結束后5天,香港罕見地啟動匯率干預。期間,港匯兩年遠期于22日創下了自3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前對沖基金經理BruceKrasting旋即撰文稱,伯南克15日強烈的暗示,將香港金管局推到了前臺。一旦熱錢開始加碼押注港元升值,有著29年歷史的聯系匯率制度將走向破產。很明顯,伯南克主要針對的是人民幣,但外匯市場現在挑選上了其相關貨幣——港元。
香港自1983年10月17日開始實施聯系匯率制,即港元與美元掛鉤,1美元兌7.80港元。此后,香港金管局按既定匯率水平,限制港元兌1美元于7.75~7.85港元浮動,7.75被確定為“強方兌換保證”,7.85為 “弱方兌換保證”。一旦匯率逼近強方水平,金管局將賣出港元買入美元,以防止港元升值。
假如聯系匯率制被擊垮,香港市場將不堪設想。目前,香港經濟已出現過熱風險,其9月通脹率為3.8%,同時地產泡沫刺激其樓市價格攀升至全亞洲最貴之一。而在美聯儲的超低利率政策下,全球熱錢能輕易地進入香港,更加大了泡沫破裂的風險。
資料顯示,過去四年內,香港的平均住房價格已上漲1倍,截至7月底的年內回報率為13.1%。對此,利嘉閣地產的高層WillyLiu表示,“美聯儲的QE3是房價飆升的主導因素,盡管香港正在緊縮按揭政策,但收效甚微,因為人們急于通過買房來對沖通脹。”
虎視眈眈的“鯊魚”
潛伏在資本市場的對沖基金們如同嗜血的鯊魚。
一旦聯系匯率制松綁或被解除,那些押多港元的對沖基金將從中得利。而這當中,不乏比爾·阿克曼(BillAckman)這樣的國際炒家,他管理著大型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PershingSquareCapital)。
據悉,阿克曼于本月20日表示,他維持看漲港元的押注,只要香港允許港元升值,他將獲利。
彭博數據顯示,兩年期港元遠匯合約低于過去3年的平均水平,到2013年末,港元兌美元預計將報7.76,處于當前7.75~7.85波動區間內。今年9月,阿克曼就公開呼吁買入港元認購期權,從而在港元升值或重新訂立聯系匯率制后獲利。
然而,投資者并不確定香港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抵擋國際資本的沖擊。據彭博數據,香港當前外儲為3010億美元,占全球2.8%。盡管這一數字仍高于歐元區的2185億美元,但面對當前動輒規模上百億的對沖基金,看上去仍然不太寬裕。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香港外匯儲備約為928億美元,在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炒家的沖擊下,顯得有些乏力。事實上,在上輪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索羅斯試圖通過打壓港元來打破聯匯制。具體措施包括在即期市場上拋售港元,買入美元,同時在港股市場上做空。索羅斯的資金正是在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市場上借來的。最終,香港只能被迫大幅提高同業拆借利率。
大量熱錢涌入
此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熱錢已大批涌入香港,押注相關資產升值。而隨著熱錢的大量涌入,香港資本市場反應迅速。彭博數據顯示,恒生綜合指數創下自2011年9月以來新高,連續上漲11天也創下了自2005年7月以來的最長連漲紀錄。而自美聯儲9月13日宣布QE3以來,恒生指數的355家成分股中有314只出現上漲,其中恒生金融指數為四個行業指數中漲幅最大。
對于熱錢涌入的原因,輝立投資咨詢(上海)資深研究員陳星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外的投資者認為,目前以歐洲為主的市場經濟狀況前景不好,相對而言,亞洲地區的資產應該是較好的標的。對于投資者來說,以內地為背景的中國香港市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所以熱錢涌入的頻率在不斷加大。此外,近期內地的經濟數據較好,市場對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抱有比較樂觀的態度,也是熱錢大量涌入香港的重要原因。短期內,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港股持續走高,熱錢流入使得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大幅增加,資金流向股市、樓市和匯市,必然推升這些市場的資產價格。”
盡管中國三季度GDP增速連續七個季度放緩,但樂觀的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數據,也使得熱錢對中國內地企業頗為青睞。
據彭博數據,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自9月13日以來上漲了12%,漲幅居世界40大股市主要股指之首,而中國香港作為中國境內唯一一個允許外資自由買賣中國內地企業股票的城市,被視為熱錢的聚集地也不足為奇了。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曾指出,截至9月底,內地企業占香港股市市值的比重達到56%。
對于未來香港金管局是否會繼續出手干預匯市,陳星宇稱,“這還要看近期國外市場的經濟情況能否有所改善,以及各國央行會采取什么動作。如果歐洲這些經濟體的情況依然無法好轉,那么熱錢還有可能繼續流入新興經濟體。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不排除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干預匯市的可能性。”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huan00.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