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10-19 09:28:52
每經記者 戴榆 發自上海
日前,上港集團(600018,SH)公布了9月集裝箱及貨物吞吐量數據,該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90.9萬TEU,同比增長約5.59%,貨物吞吐量完成4441.7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約10.1%。
昨日(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3季度GDP增長7.4%,創3年半以來新低。但不少專家認為盡管未來并非完全樂觀,但經濟底部信號或已現。9月港口的表現似乎是一個例證,資料顯示,不僅僅是上港集團,全國港口9月總體數據表現較好。上海航交所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19515萬噸,同比增長6.3%,集裝箱吞吐量13093.64萬TEU,同比增長8.1%。
9月港口數據表現較好
9月份,我國港口除旅客吞吐量同比略下降之外,貨物吞吐量、外貿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貨物吞吐量83749萬噸,同比增長6.9%,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1587.65萬TEU,同比增長11.3%,外貿貨物吞吐量24875萬噸,同比增長7.7%,旅客吞吐量704萬人,同比下降2.4%。
根據上海航交所統計數據顯示,1~9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719515萬噸,同比增長6.3%,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13093.64萬TEU,同比增長8.1%。
具體而言,國內最大港口企業上港集團,1~9月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37736.3噸,同比增長約4.25%;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2422.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約1.89%。瑞銀此前研報分析認為,在外貿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上港的集裝箱吞吐量也將由步入低個位數增長時期,預計2012、2013、2014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3%、5%、4%(其中2011年為9%),2012年預計實現吞吐量3223萬標箱。
此外,寧波港口方面,1-9月完成貨物吞吐量3.36億噸,同比增長4.3%;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97.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
“受國內外宏觀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我國港口吞吐量和貨運量持續下滑,行業景氣低迷”,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申正遠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此外,國內港口業也處于高速投資建設后的資源整合、產業調整階段,在經濟仍未好轉、外貿形勢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國內港口業的困境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
前三季度數據看,分析人士認為外貿增速在放緩。此前瑞銀瑞銀中國宏觀經濟學家預計,2012年中國出口增速將由2011年的20.3%下降至5%,2013年預計為8%。
專家稱經濟見底信號已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第3季度GDP同比增長7.4%,創下3年半以來新低,此前GDP今年第1季度增長8.1%,第2季度增長7.6%。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中指出,“從宏觀經濟各項指標的組合看,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經濟增速趨于穩定并繼續出現積極變化。”
有專家認為經濟底部信號已現。瑞士信貸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陶冬就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反彈,出口訂單穩定,消費恢復,中國經濟很可能已經見底,有望很快反彈。
不過交通港口行業的研究人士則預期趨于謹慎,某行業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9月份各種港口指標的增長并不能作為行業景氣反轉的依據,但數據表現沒有變的更差,或許是經濟見底的信號。不過他也告訴記者,僅從9月份單月數據并不能有足夠充分的說服力,因為不確定這個好轉的趨勢能否繼續下去。
“港口運行與我國對外經貿與進出口密切相關,是反應我國經濟運行景氣情況的重要參考指標”,申正遠告訴記者,“三季度,我國港口企業景氣指數97.42點,首次進入不景氣區間,港口企業信心指數下降到63.33點,較第一季度的100.28點下降43%,也進入了不景氣區間,表明我國港口業處于嚴峻形勢。此外,航運業也持續保持低迷的運行態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